第八百二十五章 完胜(1 / 2)

按照杨帆的章程,一进一出三星要为这个启航电子韩国公司折进去3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这么大数额的资金即便是财阀如李三星,都感到亚历山大。

李三星立即就想到了这笔钱不能由三星集团一个人来背。

杨帆今天如果把消息引爆,掀起舆论风波,必然会让民众对国内金融机构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

本来就担心新一轮的金融危机,此时爆出基金黑幕岂不是坐实了韩国的金融体系有问题?惊慌的投资者们一旦形成挤兑风潮,怕是都不用国际游资来打击,韩国的银行体系自己就能玩崩。

李三星已经是满头大汗了,他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就被杨帆逼到了墙角。真要搞到这个地步,韩国经济损失必然惨重,而他李三星的余生怕是都可以在牢房中渡过了。

杨帆一直在等的就是自己自投罗网吧,他翻开了底牌,自己也失去了所有的退路。

李三星现在已经不敢再去想什么中国市场了,三星集团能够全须全羽的渡过这一次劫难,再说发展吧。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又问道:“杨先生,如果三星接受条件,不知道能否用三星在中国内地的产业折抵收购资金?”

杨帆的嘴角露出了微笑,当李三星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谋划快要成功了。

李三星终究还是老了,不再有殊死一搏的勇气。在中国市场上有启航这个地头蛇一直纠缠着,而且有杨帆在传媒领域的手段时刻威胁着,三星已经不想和杨帆斗了。这时候可以适当的让步了,让李三星吃一个定心丸。

杨帆:“可以,三星在中国内地的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东莞、惠州、临安和津门。东莞的三星精密部件工厂和新建的芯片封装工厂,还有临安的手机工厂必需在交易范围内,这三家工厂我给你估值15亿美元,我想这不算是趁火打劫吧。

三星撤走所有的高管层,不过工人和设备必需都得给我留下来,原有的组织就够不能破坏。当然,你们的技术资料自然是可以带走。”

李三星很想说一句麻麻屁,如果把东莞的两家工厂和临安的手机工厂都给了启航,那三星在中国还剩下什么?惠州的冰箱厂,东莞还有一家显示器工厂,另外还有津门的家电生产基地。

没有了三星精密部件工厂,难道把原来保密程度高的零配件都移到津门生产基地去么?

如果这样做了,三星在中国的业务一夜之间就回到了九十年代了,只能做一做家电。而中国的家电市场,竞争比手机市场还可怕,海尔、香雪海、康佳、美的、海信、格力...

李三星一时间有一种干脆彻底退出中国市场,专心经营日韩和东南亚市场好了。

只是纵观亚洲,能比得上中国开工厂性价比的地区和国家实在是难找,三星产品就算是在中国内地卖不出去,出口销往东南亚都还是可以的。只是运费上的成本却是要抵消掉价廉产业工人带来的成本优势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