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大妈呢,是个中学教师,相对老实,其实就是有点词穷。
虽然也是个文化人,但是哪会说什么酸话啊。身边的同事朋友也都是正经人。
她们之间的恩怨就从小报上面一篇报道开始,报道内容很简单,就是说某中学某班级某科教学水平低。
老师对待孩子简单粗暴。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各种细节就和B大妈一一对上了。
气得B大妈趴在桌上哭,也有可能是同事们瞎起哄还是怎么的。
B大妈也开始找相熟的报社,写文反击,直接攻击某某记者编辑瞎编新闻。
然后A大妈一看,哎呦,还有不服的。马上酸话回击,论文采她可是比B大妈高到不知道哪里去。
B大妈一看,回复了。更气了,又写又喷的回击。
两家报社可是开心坏了,两个大妈的战争,让他们小报的销量节节暴增。
除了一些机关日报是强制销量的,没有其他报纸搞得过他们了。
报摊的老板也都把她们俩的对喷文章翻开,摆到左右卖。
这下好了,看热闹的百姓一买就是两份。
最大赢家疑似报摊老板和印刷社。反正他们高兴坏了,巴不得两个大妈继续写评论互喷。
随着一方的先出国,就是记者编辑A大妈,到了纽约。两方开始熄战,因为B大妈听说对方出国了。
巧的是两年后,B大妈也出国移民,来到了芝加哥。两个大妈的生活圈子又开始有交集了。
一般人会奇怪,都在两个州这么远了,怎么会碰见呢。
实际还是华人圈子小,她们又都是文化人。很多华文报纸都是纽约发行的。
那边是东海岸最大的华人圈子,其次才是西海岸旧金山和洛杉矶。
这一看见熟悉的笔名,听说对方的儿子连常青藤大学都没考上,而B大妈的儿子很争气。
在芝加哥的远景高中都考到了哈佛,扬眉吐气般得在那份报纸上投稿,出言讥讽A大妈。
仇人相见,格外眼红。这边的小报审核尺度可不是国内能媲美的,直接脏话都给你登上去。
几个回合之后,二人的骂战升级,甚至有报纸报道她们俩从国内带来的恩怨情仇。现场解说吧。
终于,A大妈跑到了芝加哥起诉B大妈。
这B大妈呢,生活也是有点不顺。来了芝加哥后水土不服,一直在底层挣扎,有时候生活费甚至是靠骂A大妈的稿费。
而A大妈呢,则是在纽约的新闻界再开记者生涯。赚的比国内高了多少倍。生活富足,请得起律师。
双方长达十来年的对骂恩怨,终于第一次在芝加哥法院调解室见面了。
因为律师说,B大妈输定了,其中几次骂战用的一些指控完全是假的。
B大妈被生活折磨的憋足了怨气,本来老老实实的一个中学教师,成了身材肥胖的穷苦大妈。
还要被穿的光鲜靓丽的仇人当面数落,重点是当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