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进宫(2 / 2)

郭汜先是加号扬烈将军,随即迁后将军,封美阳县侯。樊稠右将军,封万年侯。张济任镇东将军,封平阳侯。

其他诸如杨定、杨奉、董承、段煨等人无不节节高升,各种加号,将军多如狗,校尉遍地走。

唯有贾诩巍然不动,推掉了所有官位,李傕他们为了拉拢老狐狸,谋划着给他封侯,贾诩也找理由推辞不受。

这回要不是侄儿贾成心气不顺,一直对他有意见,他也不会主动要求担任左冯翊,迁城中百姓前往城外安置。

——————————————

长安城平面呈方形,但并不规整。由于城墙在长乐宫和未央宫建成之后才开始兴建,因此为了迁就二宫和河流的位置,形成南墙曲折如南斗六星,北墙曲折如北斗七星的形状,有“斗城“之称。

城墙四面各开三座城门,南墙中为安门,东西两侧为覆盎门和西安门。北墙中为厨城门,东西两侧为洛城门和横门。东墙中为清明门,南北两侧为霸城门和宣平门。西墙中为直城门,南北两侧为章城门和雍门。

每座城门都有三个门道,合计十二门、三十六门道,与张衡《西京赋》所述“方轨十二”、“三涂洞开”等相吻合。门道一般宽约8米,恰好相当于当时四个车轨的距离。城门上原有木构门楼,西汉末年被焚毁。

光武中兴后,刘秀因长安屡经战火难以修复,便将都城迁到洛阳。一百多年来,人口逐渐减少,宫城荒败,早就难以承担经济、政治中心的地位。

董卓秉政后为避开关东诸侯兵锋,将洛阳数十万军民百姓强行西迁到此,迁都长安,一时之间长安城人口骤然增多,造成了短时间的繁荣。

但是董卓边郡武将出身,虽然用武力控制了朝廷,但他没有成熟的治理国家经验,更加没有搞活经济的手段。再加上士人阶层不支持,暗地里使手段反对他,使得长安城一直处于混乱当中。

其实这本身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即便董卓不懂得治理国家,还一直和朝中百官们明争暗斗也没啥。

只要采取无为而治,不去过度干涉,就算百姓们乱上一阵子,也会在经济规律下慢慢安定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