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或许是因为刘焉名气太大,还有汉室宗亲的身份,李傕并没有下令处置他留在长安城的妻儿。刘焉长子刘范在北军任两千石的左中郎将,次子刘诞在朝中任治书御史,秩千石,地位还是很不错的。
三子刘瑁,随父刘焉入益州,任别部司马。
就只有这第四个儿子刘璋刘季玉,因为刚及弱冠便逢长安乱起,没有举孝廉入朝为官。
只是尽管刘璋还是白身,但他家世好啊,大汉顶级豪门,根本用不着愁当不当官。
历史上几个月以后,赵谦征讨益州失败,因病致仕。两年后长安朝廷为了安抚刘焉,希望能够得到益州钱粮支持,任命刘璋为奉车都尉,派遣到益州诏谕刘焉。
结果被老银币刘焉趁机留在益州,随后接替病死的父亲,被益州文武官员拥立为益州牧,统治益州二十几年。
“功曹史有所不知,父亲治家甚严,在下与几位兄长自幼熟习家传之学,以匡扶汉室,治国安民为己任。兄长们未及弱冠便出仕,或治军,或入朝为纳言,唯有在下一人在家荒度岁月。听闻功曹史欲屯田左冯翊济民于荒,在下心向往之。无论诸曹清浊,只愿效绵薄之力。”
嚯,这位看来也是一枚热血青年,还没受到社会毒打,一心只想干一番事业给父兄看看。
不过也是,刘璋在整个三国史上也是股清流,真正的仁厚之主。他在益州当政的二十年可不像诸葛亮所说的治政暗弱,蜀中百姓在他的统治下可谓生活安定,富庶远超天下各州。
而且他的爱民政策也不是随便说说的,受益州百姓爱戴也不是别人吹捧他。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进兵包围成都,并派简雍劝降刘璋。当时城中有三万精良部队,粮食够支持一年,官吏百姓都想死战到底。
刘璋却说:“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没有给百姓施加恩德,却打了三年,许多人死在草莽野外,只是因为我的缘故。我怎么能够安心!”于是打开城门,出城投降,部下没有不哭的。
而刘备怕杀了刘璋会引起益州动乱,便依然还给他振威将军的印绶,把他迁到南郡公安软禁起来,生活供应一点都不敢少。
与此相比,刘备在益州干的那些破事就完全不像一个他所吹嘘的仁主模样。
首先,进了成都以后,便纵兵劫掠,把益州府库抢了个精光。结果没有钱粮扩军,便做了一件比董卓更恶劣的事情--发行当百、当千大钱。一下子使得益州经济倒退十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