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历史上他们入城以后不顾生产,一味敲诈勒索豪门富户,盘剥百姓,导致存粮日益稀少。最后不仅百姓生存不下去,豪门富户也多有被杀或饿死的。
甚至各部将领为了维持部下生存,还一度引发内战,最后不得不各寻出路。庞大的西凉军短短几年便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因为贾成,贾诩提早劝说张济迁民屯驻弘农,分兵攻打益、冀二州。又在粮食还相对宽裕的情况下,移民左冯翊屯田,给西凉军和朝廷有了喘息之机。
而西凉军还留在长安城的各部,暂时还不会因为粮食短缺产生焦虑情绪。虽然还是交横跋扈,是不是侵扰豪门富户和城中百姓,但还是收敛了不少,与董卓当权时相差无几了。
明眼人当然能够看出其中原因,关键因素就是贾诩叔侄。而且贾氏也是拥有阀阅的士族人家,与士孙端这些世族名士是天然同类,可以争取的对象。
所以朝中才一直有种声音要推贾诩担任尚书令,只不过贾诩精于自保,不愿意充当出头鸟,为公卿百官出头和李傕内卷。
这些贾成早已和老狐狸达成一致,心道:“原来他们搞不定老的,就来忽悠小的了。”
展颜一笑道:“公美路上辛苦,不如在鄙处暂歇一日,明日一早相携前往长安,拜见士孙公。”
天色确实已晚,这时代时间不值钱,长安北城到长平馆不过区区五十里,士孙端府邸虽然在南城,也仅多了五六里。
可是沮俊一早出发,轻车简从一路策马而来,等见到贾成也已是下午未时以后了。若要此时启程出发,不但要赶夜路,还有可能路上遇到狼虫虎豹,一不小心便成了野兽们的排泄物。
没错,虎豹等猛兽在此时并不少见,若是在长江以南的荆楚之地,也就城市里还安全一点,野外的主人绝不是人类,而是各种啸聚山林的猛兽。
所以大家早已习惯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这不仅是缺乏夜生活的关系,还是考虑到人身安全的大问题。
沮俊也想和面前这位最近名满长安的仁义小郎君聊聊,趁机也了解一下对方志向,是不是忠心大汉天子,和自己还有老师他们是否是同道中人。
贾成却没有多说什么,反而趁着未到晚食,邀请沮俊随自己出去走走。
路过一排排屯田乡民的简易房,沮俊指着晒场边一座显眼的台子问道:“这台子却是奇怪,功曹史,此为何而建?”
“哦,这是戏台。”贾成答道。为了丰富乡民们屯田劳作后时的枯燥生活,也为了缓解大乱宗族之后的焦虑心情,贾成经常编一些小故事、小段子,让移民中原先从事百戏、俳优的人上台表演。
其中内容么当然要夹杂点私货了,都是些爱民如子的名臣故事,比如西门豹治邺等等。还有一些知恩图报的故事,比如秦穆公赠酒解国难、赵盾为母乞食这些故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