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欲擒故纵(2 / 2)

当初在徐州,当他被众人推举到州牧之后,那一呼百应,手握上百万军民百姓身家性命,可以随时和天下诸侯掰掰手腕的滋味,让他如此迷醉,简直像年轻了十岁那样兴奋不已。

所以当他被袁术击败,又被吕布背刺后,只能困居小沛时才会那么低沉,那么痛不欲生。

为此,他不惜冒着天大的风险,鼓动小沛百姓和他一同前往如同白地般的豫州汝南,就是为了重新登上那个一州之主的高位。

尽管在汝南,他能管辖的地方不过两郡,民不过十几万。

若他是贾成,当初救出天子,平定益州后愿不愿意交出军政大权?

刘备自以为绝难做到。

只是他突然清醒的认识到,当初逃奔朝廷时,天子刘协亲口认定他汉室宗亲的身份,称他为皇叔时,其实已经和天子紧紧的绑在一起,成了不折不扣的帝党。

不管贾成怎么忠心耿耿,一心只为匡扶汉室,他夺权的行为已经严重触犯了刘协的逆鳞。

作为汉室皇帝,一国天子,刘协无论如何不会放过贾成。这是双方天然立场所决定,而不是以个人感情能改变的。

刘备悲哀的发现,自己已经被深深卷入到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

即便他拿着这封血诏跑到贾成面前出首,也已经不可能得到贾成的原谅。

一旦出首,贾成或许不会取自己的命,但也绝不可能重用自己。

而且他作为汉室宗亲,天子的皇叔,要是将血诏交给贾成,那他的名声就臭到家了,从此以后会背负上一个奸佞小人的骂名渡过一生。

刘备是有野心的,他奋斗半身,就是为了摆脱寒门底层的身份,成为天下仰望的存在。

要知道这个时代若不是士族身份,想要让人认可何其艰难。

寒门子弟能够爬上一郡太守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还很有可能被人辱骂嘲笑。

若是想要进入朝堂,成为国家层面的高官,那是绝无可能的事情。即便万幸做到了,也会因为触犯了士族阶层利益,被搞的身败名裂,甚至身死族灭。

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远的如武帝时期的桑弘羊,近的就要算董卓、吕布和孙坚。

董卓还能勉强算是士族,不过他家族地位不高,父亲是袁氏故吏。

就是由于董氏出身袁氏故吏,在朝堂上不够尊重故主袁槐,还因为袁绍的事情处死了袁槐,导致关东群雄起兵讨董,最后死于吕布之手。

别以为董卓死于擅权,欺凌天子。

汉朝皇帝死于权臣之手好几个呢,除了王莽篡位被人口诛笔伐,其他几个有多少骂名?估计不研究历史的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董卓被骂的那么惨,绝不是欺凌天子,毒死少帝的缘故。而是处死故主袁槐,触犯了士族约定俗成的规矩才使得他名声这么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