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各怀心思(2 / 2)

也就是他宣布贾成谋逆,下诏免去贾成一切职务,才引发了民间一片反对之声。

不过那时候他早就策反了段煨,掌握住了军权,底层百姓再反对也没用了。

至于后面的大屠杀,他觉得都是百姓们逼他的。

朕是天子,至高无上的皇帝,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说谁是逆臣,朕要杀谁,你们听着就是,谁给你们权力唧唧歪歪?

朕要从你们身上拿些钱粮扩充军备扫荡叛贼,你们又不会饿死,至于鸡蛋碰石头,对抗朕的军队吗?

不放点血,给你们一些教训,都不把朕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

这些日子里,刘协过的极为畅快,大权在手,无人敢有一言违逆。

想想当初贾成在朝中之时,他想纳个美人,想建座新宫室,都要看贾贼的脸色。

一句话不对,便是一大篇罗里吧嗦的劝谏,明里暗里提醒自己不要学先帝靡费民脂民膏。

老子都富有天下了,花点钱又咋了?

难道非要学你贾成那么虚伪,有钱都不花,非说天下平定后有的是时间享受。

我呸!

到那时都几十岁了,老子等不了。

刘协最生气的就是贾成治政这七八年,不算国库,少府属于天子的内帑都有几亿钱了,就是攥着不肯让他花在享受上。

一天到晚唠叨着要用来犒赏平定天下的功臣。

国库没钱吗?要用朕的钱犒赏他们,到时候钱都给你花了,朕拿啥来享受?

就是这些念头,像慢慢滋生的野草一样缠绕在刘协心头,使得他终于下定决心与贾成决裂,策划政变行动。

说实话,也是贾成太过于相信历史,觉得史书上记载献帝刘协聪慧仁厚,算是难得的明君。

只是因为一直在权臣的威胁下,没有实力翻盘,最终才会成为亡国之君,禅位与曹丕。

出于这种心理,贾成对刘协的教导是放任不管的,觉得刘协在宽松的环境下得到更好的成长。

但是他忘了,帝王就是帝王,无论是哪种帝王,必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威胁他权力的人都会成为他的敌人。

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

他对刘协越宽松,刘协就越会滋长夺权的野心。

再加上一些野心家和小人的挑拨,少年天子的逆反心理,综合起来就让刘协开始长歪了。

没有了外部威胁,刘协便开始着手针对贾成,开展夺权行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