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改制整军(2 / 2)

战报传到郑都,贾成合卷长叹:“此皆我之过也。因我之愚仁,致使汉中三十万军民百姓死于非命,悲哉!痛哉!”

法正劝道:“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丞相治国,须弃小仁而全大义,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丞相明鉴千里,当以汉家社稷为要,切莫辜负逝者之望啊。”

作为跟随贾成多年的心腹,法正以及贾成一些老部下有时候不太理解主公偶尔出现的那些莫名其妙的做法。

特别是对刘备、孔融、杨彪等一些异常明显的反对者,贾成总是表现出异常的宽容。

前些年法正不在贾成身边,但是他从好友沮俊信中得知,主公贾成根本就是知道天子刘协和这些人的小动作,却只是轻描淡写的敲打了几句,很轻易的放过了他们。

若不是贾成的纵容,天子也不可能越来越放开手脚策划政变。

法正甚至怀疑,老主公贾诩在背后帮着天子策划政变,贾成是不是也有所察觉,却依然不加防备。

若说贾成是故意的,下一盘大棋让这些人入彀,法正绝不相信。

毕竟这样做太冒险了,若不是司马懿和庞统献策,估计此刻败亡的不是天子这方,而是困居在长安的主公贾成了。

况且以贾成的为人,不要说令三十万军民丧生,就是三百,三十,贾成也干不出来这样的事。

所以法正劝谏贾成,不要再顾及这些莫名其妙的仁义,对某些阴谋反对者不能法外容情,这样是会坏大事的。

贾成何尝不明白法正话里话外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这个睚眦必报的家伙才会说这些话。

法正眼里揉不得沙子,对这些人早就不满了。也就是常年在外为官,才没有及时在身边提醒自己。

也怪自己这些年飘了,以为自己拥有了民心,就可以用威望震慑住反对者,使他们不敢异动。

却不知道政斗不仅仅需要长袖善舞和请客吃饭,还需要血淋淋的屠刀杀鸡儆猴。

家里那位老狐狸叔叔贾诩就是看出了自己缺乏斗争经验,过于妇人之仁,才下定决心抛弃自己,把宝压在更有杀伐决断的天子身上。

好在贾成这些年打下的基础太雄厚了,吸引了众多年轻俊彦为他效劳,才险之又险的翻盘成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只不过这其中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大到他每想起来便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仿佛那三十万冤魂在时时刻刻控诉他,控诉他罔顾百姓安危而纵容奸佞祸国。

使他深深体会到作为掌权者,有一念而决万民生死的权力和责任。

“孝直,你说的对,我不会再重蹈覆辙了。”

受到现实鞭打的贾成郑重的说道。

“传令,三月一日京郊大祭,祭祀这次死难的汉中百姓。请天子下罪己诏,祭祀时宣告天下。以后...除春秋两祭之外,天子就不要出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