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韩坤负责日常的事务,其他工作人员自然是心服口服。现在有刘启夏具体复杂工作中的事务,难免会产生冲突。
毕竟,刘启夏还没立过威,也没有在具体事务中表现出自身的能力。
不过,毕竟大部分店员是临时工,做事还不会那么嚣张。在面对刘启夏这个正式工的时候,显得底气不足。
至于少部分正式工,那就在工作中了解各成员的态度了。
聊了两句,韩坤将商铺的经营记录交给刘启夏,说道:“先从商铺的经营着手吧,其它的就看你悟性了!”
刘启夏得了韩坤的授权,正式开始了产业集群中心的管理生涯。
随着商业街项目的逐步推进,韩坤陆续安排几个正式工调职产业集群中心。只不过项目推进的速度有点慢,相关人员的调职也不是很着急。
就以目前在商铺和集群中心的工作人员情况而言,这跟规划中的人员配置差了好多。或许等项目的进度完成率达到90%以上,规划中的人员数量才能达标。
说实话,这个事急不来,它需要循序渐进。
商业街的事情交给刘启夏负责后,韩坤将注意力全部放到了1980年度住房的项目上。
1979年度的一期项目完工2幢89平米的住房,还有3幢69平米的住房,总计5幢120户。
二期项目的50平米住房在1980年6月底正式完工,也是5幢120户。
附带的商铺项目,厂里为此支付了近33万元的资金。综合科在1980年初取得商铺的贷款后,厂里又将商铺承建的费用收了回去。
至于1979年度的商铺承建费用,则有后续商铺产生的收益来偿还。
六月初的时候二期项目完工在即,厂里将住房项目规划的事权从住建科收回,直接交给了综合科来负责1980年度的住房项目。
事权的扩大,给韩坤增加了工作量不说,随之而来的也是压力。
经过短时间的走访和考察,韩坤还是拿出了原来的方案,并没有按照之前姜建国提出的新方案执行。
毕竟新方案要增加职工群体的支出,让厂里的职工不是很满意。要是这个方案在1979年提出执行,或许职工也就认了。
经过1979年度住房的落实,职工已经接受了对方房子的出资额度。现在贸然增加出资额度,厂里的职工总觉得不公平。
大家都不是傻子,随便跟旁人聊几句,就会知道新方案对大家都不是很友好。
低收入群体就不说了,哪怕是高收入群体也不愿意多出212元现金。毕竟是212元的现金,那可是一两月的工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