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坤刚起身,还没走两步呢!郑友军及时阻止了正准备离去的韩坤,说道:“小韩,你先等下,我还有点事跟你说。”
总务处有三名副处长,各分管一摊子事情。
政工口的秦副处长,主管工会、团委、宣传、档案、妇联;后勤的简副处长,主管基建、后勤办、行政办;总务处吴国斌处长,总览后勤全局,直管综合科。
而郑友军则主管总厂下属的自行车厂,同时兼任自行车厂的书记。
自行车厂是属于金州化工的下属企业业,属于生产性质的三产。韩坤直管的商业街、学校、电影院等等也属于三产,只不过属于服务性质的三产。
计划经济时代,三产不是指第三产业,而是指金州化工总厂下属的各个社会性企事业单位,包括自行车厂、电影院、学校、托儿所、副食品商店等等。
自行车厂属于生产性质,天然就比服务性质的三产级别要高,这也是自行车厂没有划归韩坤管理的原因。
行政级别上来说,韩坤是行政16级,郑友军是行政14级,比韩坤高两级。自行车厂合该由郑友军管理,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显然,韩坤也没想过插手自行车厂,只想做好了分内的事情。两人在工作上没有任何交集,很难产生摩擦或者矛盾。
韩坤不晓得郑友军具体有什么事情,一时有点疑惑。不过,领导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说道:“郑处,啥事呀!”
工作的事情也不急于一时,郑友军看着已经起身的韩坤,说道:“小韩,你先坐,这事还得吴处拿个主意。”
对于郑友军的突然到访,吴国斌也有点愣神。不过,管理工作做久了,其中的分寸吴国斌拿捏的还是很到位的。
不会随便应下一件事,也不会随便拒绝一件事,说道:“老郑,我看你还是别绕弯子了。有啥事,你尽管说。”
“小韩在我这都有点坐不住了,准备去接他媳妇呢!”
同属一个处室,两人见面的次数还是很多的。只是工作上的交集少,相对而言就不是很熟悉。
估计是吴国斌的意见起了作用,郑友军也没罗里吧嗦,痛痛快快的说道:“这怪我,来的不是时候!”
“吴处,那我也就不绕弯子了,长话短说。”
“最近自行车厂的销量一直不好,一直没找到解决的办法。我就想找小韩帮个忙,解决下自行车厂的销售的问题。”
80年代是自行车最畅销的年代,根本就不存在卖不出的问题。正常来讲,此时应该是郑友军最得意的时候。
本不可能出现问题,却又出了问题,这就很值得怀疑其中的猫腻。
吴国斌心思玲珑剔透,不愿韩坤去管自行车的事情,说道:“老郑,前段时间自行车的销量还不错的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