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小雷家的困境(2 / 2)

在没有竞争对手或同行的时候,自然可以确保小雷家的长足发展,也不担心养老金的发放等问题。

但是吧,这肯定不现实!

先不说晋陵县全县了,就说小雷家大队周围的几个公社大队。

这两年随着小雷家大队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周围的几个大队也是不甘落后,纷纷有样学样,将封闭的砖窑扒开,干起了砖瓦厂的生意。

当然,大家都赶上了时代发展的红利,砖瓦厂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周围的几个大队也确实赚到了钱。

按道理来讲,这对小雷家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也不足以威胁到小雷家的生存。但是随着各公社大队赚钱,建立养猪场、鱼塘、建筑队等产业,也成了必然。

小雷家大队有的,其它大队也有,小雷家大队没有的,他们也逐步在完善,像鱼塘,养鸡场,奶牛,鸡蛋等产业。

更有甚者,为了争夺晋陵县周遭的市场,个别大队已经开启了价格战的模式,提前进入了激烈化的市场竞争阶段。

把原本求大于供的市场内卷化,彻底毁掉了躺着就能赚钱的好局面。

内卷的市场有多糟糕,雷东宝深有感触。但又没有好的办法,只能大大方方的应战,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不过,小雷家的开支更大,能不能坚持到最后也很难说得准。目前也只是堪堪维持住局面,后期如有必要,还得暂停老人的养老金和医疗费用。

而且,在面对各生产大队竞争的同时,小雷家已经没有足够的劳力去发展其它的产业来补足现有的亏损。

依着小雷家大队200多户的村民,劳力终究是有限的。而在其它大队发展相关的产业以后,小雷家大队想招人也没有。

这样一个不利的局面,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压力相当的大,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得想办法撑下去。否则,贷款的本息、供应商的货款就能要了小雷家的半条命。

毕竟同质化的产业是越来越多了,要是雷东宝还一直躺在现有的产业结构中,被挤压也是常有的事情,根本无法避免。

情况如此糟糕,这才让雷东宝有了找韩坤讨注意的想法。

按照剧中的情况,小雷家大队是在1982年9月调整相关的产业链。

因为阳江电线厂欠了小雷家60万的工程款,在讨回无果的情况下,小雷家最终将阳江电线厂的老旧设备带了回去。

最后借着村里盖单元楼的由头又从陈平原那里拿到了200万的贷款,才将小雷家电线厂顺利办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