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般人家仍然还是用没烟筒、烧煤球的炉子,少数的烧木炭火盆儿。
那时候,这些炉子没烟囱,添煤时要将炉子移到屋外。
因此,煤气中毒现象时有发生。
阎解成想想,他们这家属院要是家家户户窗户上,伸出一个铁皮烟筒,冬天里都冒着黑烟。
画面太美他不敢想。
所以,他想要给这小区通上暖气。
以前的家属楼,他也想着一起改造了。
暖气虽然在京城出现的很早,1866年当时位于东交民巷的俄国道胜银行,采用低压蒸汽锅炉供暖。
用一台小锅炉分别为整栋办公楼供暖,可谓是京城历史上第一家采用锅炉的供暖单位。
后面还有在东交民巷各使馆、北洋政府旧议院、机关和清华学堂、BJ饭店、京师大学堂、协和医院、京师图书馆等先后引进和建立锅炉房,安装暖气设备。
可这些年发展的很慢。
就阎解成收集到得信息,这是还要木易主任出马才能解决。
毕竟,建国后暖气相对来说发展还算快速。
57年建成了自热电厂至民族饭店的长安线,全长约10公里。
到年底,长安线的供热面积达到61万平方米,供大会堂、博物馆、京城站、民族饭店等大型公共建筑用热。
这一年,还修建了由热电厂至化工二厂的蒸汽管道,工业用户增加到二十户。
60年,京城第一热电厂第五台机组投入,使热电厂装机容量达到25万千瓦。
62年前后,东郊工业用户增加,热负荷上升幅度较大。
由于第一热电厂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安装高峰锅炉,致使仅靠供热机组抽气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为了解决京城汽车制造厂、内燃机总厂等用户的需要,66年,在通惠河以南建成了一个高峰锅炉房。
民用热水管网继长安线之后,又于61年修建了水碓线。
线路由热电厂引出,北经水碓子、团结湖、白家庄到三里屯,供三里屯使馆区、农展馆、工人体育场等建筑用热。
工业蒸汽管网在64年建成了西广渠线,供汽车制造厂、建筑机械厂、起重机械厂和第三通用机械厂等工厂用热。
65年又建成有机化工线,供有机化工厂等用热。
阎解成看着程秘书收集来的这些信息,人都麻了。
这暖气根本就是没想着给民用啊,都是给各个厂的。
阎解成想着,他们这家属院要想供暖,还是要自备锅炉供汽啊。
等集中供热,估计要到新世纪啊。
知道集中供气事不可为,阎解成便带上这些收集好的资料,电话里跟木易主任约了一个时间,别去找木易了。
半个小时后。
木易见阎解成一脸讨好的看着自己,没好气的说道:“我就知道你小子找我准没好事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