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
摊主愣了,心想:坏了?难道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于是道:
“不过什么?”
“老师,你能不能直接说完,话说一半会憋死人。”
考古店老板一脸认真:
“不过。”
“我是的意思是,民国时期上等的宣纸,怎么会这么薄?”
“还有,这是民国时期上等的宣纸,甚至是清末时从皇宫里流传出来的宣纸,到底是什么人这么暴殄天物,竟用机器在这么珍贵的纸上喷绘?”
“就算你把柳子谷的画拍照下来,用1比1的比例喷绘在与柳子谷同一时期的纸上,这也成不了真啊。”
“假的就是假的,这做假的水平也太拙劣了,只能骗骗一些新手。”
“这不是浪费上了年份的宣纸吗?”
“如果没喷绘上去,这一张空白的宣纸至少能卖一千块以上。”
“现在,10块钱一张也没人要了。”
此刻。
摊主还不死心,一脸哀求道:
“老师,你会不会看错了?”
“你能不能再帮我好好看看?”
此刻。
古玩店老板急了,看到一个新人质疑自己的鉴赏字画的水平,直接提高了嗓音:
“我百年老店,我身为潘家唯一的传人,在字画的鉴赏方面,我在业内的名声你去打听打听?别说在整个帝都的潘佳园,就算你去别的古玩市场,你提我名字,你看他们知不知道我这号人?你说我会看走眼?”
“也罢。”
“也罢。”
“我现在就让你死心。”
“乍一看,这三张画是柳子谷的墨竹图,不过,却是喷绘上去的。“
接着。
三张画被完美的重叠在了一起。
“大家快看。”
“是不是一模一样?”
“三张图百分百完美的重叠了。”
“试想一下,哪一个画家无聊到会仿自己的画,而且是完美还原,完美重叠,哪怕是画功再好的画家也做不到如此吧?”
“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是用同一张照片,然后用机器批量喷绘出来的。”
“所以,别说三张,就算三十张,三百张,三千张,照样可以完美重叠。”
“还有一个能证明这是机器喷绘的。”
“大家快看,这三张画的颜色,是不是一张比一张浅?”
“这是做假的人太懒了,机器都没墨水了还不加,所以导致越往后面喷绘出来的画颜色越淡。”
听到这。
轰。
摊主一屁股瘫坐在地上,整个人都不好了。
同时。
陆羽的直播间里,ID为李秋水的女网友也看到了这一切:
“混蛋,骗我,竟敢骗我。”
“说什么4000万?你要是有四百万,四十万,老娘直接去和你领证。”
“拉黑了,以后别再来骚扰我了。”
此刻。
摊主也在手机上看到李秋水的弹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