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也就是抗战开始后,为了避免过于死板的军衔影响任命,暂停了铨叙军衔制度,只实行职务军衔,抗战后才恢复铨叙军衔,可以说,民国时期是双重军衔制,即严格正式的铨叙军衔和相对宽松的职务军衔。
这也导致出现了许多怪现象,比较典型的就是黄埔一期生王耀武,他在担任七十四军副军长时,铨叙军衔是少将,但他的职务军衔就是中将。
最典型的还是黄埔六期生廖耀湘,他在担任第九兵团司令时,职务军衔是中将,而他的铨叙军衔才是中校,晋衔上校还要等了几个月。
果然,在王兆槐拿出京沪警备司令部的信函后,李秀岭不仅恭恭敬敬地向王兆槐敬礼,还口称学长。
原来,李秀岭是黄埔七期毕业,现在军衔正是少校,他的年限倒是够少校的级别。
现在中央军里,绝大多数都有黄埔学历,按李秀岭的年纪,他这个少校倒是晋升的中规中矩。
李秀岭对王兆槐很客气,也很恭敬,主动在小楼里给王兆槐和先一步到达机场的王兆槐的副官,以及王兆槐稽查队的几个下属腾出了房间。
至于秦川,李秀岭就就没那么客气了,秦川和他督查室的人只能去机场的空地上住帐篷了。
秦川谢绝了王兆槐要他同住楼里的好意,而是带着督查室的人都住进帐篷。
由于帐篷也很紧张,秦川也没好自己独占一座帐篷,而是和赵毅、李飞同住一座帐篷。
一进入虹桥机场,秦川同外界的联系就被彻底割断了,机场塔台和小楼里倒是有电话,可电话都被李秀岭的部下控制着,除了李秀岭和王兆槐,其他任何人都不允许使用电话。
这一点,秦川是理解的,毕竟659团是秘密进驻,而且这里的电话也不敢保证不会被窃听,如果电话可以随意使用,很容易会泄密,为了机场事件,现在中日双方还在各持一词打嘴仗呢。
由于没想到督查室的行动组和警卫组有如此多的人,李秀岭这一个营携带的给养也不多,到机场后才发现他们的伙食无法解决,要659团和还在苏州的补充旅旅部解决也不现实,经过同王兆槐和李秀岭商量后,秦川自己出钱,在李秀岭的人和王兆槐副官陪同下,到机场外面去采买。
如果仅仅是督查室的人,问题还不大,二百多人也用不了多少东西,可秦川不能仅仅考虑他自己这二百多人,否则机场里就会出现两种待遇,这会很不合适,甚至让李秀岭的人非议刁难他们都有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