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官家出行,必然前呼后拥,有宫女打华盖,却不想如此寒酸。”
“官家克俭奉公,从不讲究排场,若非向日有逆贼刺驾,随行禁卫亦不多。”
“国朝得此英主,何愁社稷不复?”
“官家仁厚,江山必复,说不得又把酒价降了,我等都能快活。”
“如今军民皆缺粮,少喝两口何妨?忍一时口腹之欲,待江山恢复必有回报。”
因为距离较远,赵昰听不到百姓的议论,只看着江面发呆。
历史上的这个时候,他应该已经跑到了福州,并且在群臣拥戴下准备登基,然后就是一路跑跑跑,最终跑到病死,成了赵宋十八位皇帝中最没存在感的一位。
李庭芝奉诏南下,前脚出城,部将后脚献城,最终被元军擒获杀害。
如今局面大不相同。
赵昰登基两月有余,最起码稳定了局面,并且有了一些反扑的势头,而李庭芝也成功回到了中枢。
距离中兴还远着,但是确实是看到了希望。
等了一刻钟,只见数十条小船拖着一艘海船缓缓驶来。
瓯江入海口中有两座名为单昆、双昆的孤岛,面积不大,为了防备敌从海上来,设置了巡检司,若是无风,巡检司也负责拖曳海船逆流而上。
“来了,来了~”众人一阵骚动。
赵昰也下意识地站直了身体,显得很有威严。
不一刻,船只停下,水手搭好跳板,李庭芝当先下船,快步走到近前,大礼拜下,道:“臣李庭芝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昰上前扶起李庭芝,说道:“卿坚守淮东两年,以困顿之兵令元虏无计可施,扬汉家威风,振奋军民心气,功在不朽,朕夙夜牵挂,此时见卿安好,甚慰。”
李庭芝回道:“臣丧师失地,残躯令陛下牵挂,死罪。”
“大局不济,非战之罪,岂是卿之过耶?”看李庭芝官服破损严重,赵昰下意识地脱下外套给他披上,全不顾会不会热死个人。
李庭芝稽首再拜,道:“陛下厚爱至此,臣肝脑涂地亦不能报之万一。”
赵昰扶起李庭芝说道:“舟车劳顿,先休整一二再说。”
话是如此,在回城的路上,赵昰又问起了扬州的情况。
“得张枢密之助,扬州之围已解,可沟通东西,臣与枢密商议,决定弃真、扬、泰三州,尽收三地军民钱粮固守通州。”李庭芝说道。
赵昰问道:“通州可能固守?”
扬州大捷的意义不止在于杀了阿术多少人,而在于可以让扬州与真州、泰州联通。
扬州被围的水泄不通,真州和泰州稍微好一些,能筹措一些粮食,且通州有泰州屏蔽,元虏不得进,生产依旧,尚能自产自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