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八十九 人才(2 / 2)

挽宋倾 江湖无水 1144 字 2023-04-24

至于说汉儒认为的最佳继承人——皇太子真金……皇太子不一定活的过皇帝呢,并不能保证以后。

所以许衡见缝插针,对忽必烈进谏。

忽必烈又道:“君臣相得,卿自直谏,朕定采纳。”

于是,许衡开始提建议,第一条就是弹劾阿合马要求保证国子监钱粮供给。

许衡本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因为阿合马断了国子监学生钱粮而辞职,此次复起,乃是太史令王恂举荐。

忽必烈便召回了许衡,依旧是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同时主持太史院,总领新历修编事,而大名鼎鼎的郭守敬是他的副手。

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许衡无有不精,再过三十年,江湖会有“北许南吴”的名号。

此时的“南吴”吴澄尚且年轻,他站在温州城外,看着河面上的码头,叹道:“只见船帆云集,便知朝廷有所作为也!”

旁边,同样赶来参加科举的邓牧接道:“官家虽幼,睿智天成,又勤政仁厚,是以百姓安居乐业,社稷中兴有望。”

“是以我等来投,否则不如隐居乡间。”吴澄说道。

闲话中,两人结伴进城,一路打听到了集贤阁。

尚未进门,就有人迎过来问道:“小人秦二,集贤阁招待,二位高贤可是投名科举?”

“正是。”吴澄问道。

“二位请随我来。”秦二在前带路时又说道:“中枢官吏不备,多有欠缺,便如小人本为酒楼伙计,受雇而来,若有不周之处,多多包涵。”

“无妨。”邓牧问道:“参加本次恩科者几何?”

秦二回道:“截止目前已有三千六百余人来投,二位是今日仅有两位,想来不会再有。”

“吾观你为人机巧,何不参加此次恩科?”吴澄问道。

“小人倒也认识几个字,只是做不得文章,殊无可能。”秦二回道。

闲话到了报名地点,吴澄取出名帖,文天祥亲自写的,几乎不用审查。

邓牧是从敌占区潜逃回来的,没有名帖,报名没问题,考试成绩也不会有影响,但是后续会有细作查探,出结果之前非大功不得重用。

总之,两人在集贤阁顺利住下。

因为人太多,四人一间房,相当局促,好在同室的都是志趣相投,倒也不会太难过。

到了晚间,章鉴带着名册走进行在,向皇帝禀报考试报名情况。

文武两科,武一百一十二人,文三千五百四十五人,偏科非常严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