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谢力应下。
不一刻,全军集结完毕。
“将士们。”小皇帝昂首挺胸,说道:“嵊县捷报,统制朱焕领五百壮士夜袭敌营,大破元虏,虏将落荒而逃。”
“威武~”
“威武~威武~威武~”
一声呼喝,全军响应,众少年都是兴奋不已。
“然,我军亦伤亡过千。”赵昰给大家泼了盆冷水,继续说道:“非止元虏悍勇,其实也有王师训练不足之缘故。
是以,尔等当勤学苦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朕知尔等心怀忠义,不惧生死,然朕以尔等为肱骨,亦望尔等享太平。”
“臣受教,谨遵陛下教诲。”谢力带头回应,众少年以“陛下万岁”回应。
白说。
热血方刚的年纪,根本没有死的概念,只觉得能杀敌就行。
皇帝也没更好的办法,只让谢力把小鞭子抓紧。
多训练,练成本能,接战的时候自然能够用出来。
训示完毕,赵昰动身前往新兵营。
路上,陆秀夫提起了俘虏,说道:“关押虚耗钱粮,亦不足取,臣意,非倒戈者,作恶多端之兵将杀之以儆效尤,余者释放。
主动倒戈者,愿效死者留,不愿者给以钱粮,令其归乡。”
或许是怕皇帝不晓其中深意,陆秀夫解释道:“元虏渡江以来,多用新附军,数量远多于其本部人马。
或迫于生计,或缘于无奈,新附军并非忠心耿耿,若一味强逼,只能死战,有国朝为其后路,临阵倒戈者必众。”
赵昰点头,道:“公之言甚是在理,便着嵊县办理。”
在宋怂如虫,在元猛于虎,这就是新附军的状态。
何故?
元军军法严厉,赏罚分明,后勤充足,比以前的宋朝强太多了,但是元兵暴虐、新附军地位太低,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不爽不满的很多。
逃跑不难,却会被四处追捕,隐藏深山亦会被追剿,真不如留在军中。
以前的宋庭一路跑跑跑,不能作为庇护,如今好了,可以叛逃……不是叛逃,是回归,可以回归朝廷怀抱。
半年下来,大家看到了宋国小朝廷是能够和元朝扳一扳手腕子的,焉知不能如同理宗端宗那般支撑几十年呢。
随同护驾的彭震龙问道:“此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乎?”
他来中枢就任侍卫亲军指挥使,平日里也在学习兵法,不过没人指点,懵懵懂懂的,此时抓住机会请教。
“并非如此。”赵昰笑道:“此虽是攻心,不过动摇其意志,难以令其不战而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