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法,不过不切实际。
不管那种制度,肯定会有官员的,哪怕原始社会都会产生三皇五帝,何况现在呢。
不过如今地方官员紧缺,可以做个试验,左右局限于十里八乡,无伤大雅。
另一篇是君道,说皇帝是最大的剥削者,也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写出来。
当然,皇帝的记忆里没这个人,便放下这事,问道:“尚有何事?”
没别的事了。
“诸公。”杨氏开口说道:“目下王师恢复福建广东全部,又江西、广西大部。
历经战火,百姓惶恐,又有叛乱,上下不安,本宫欲替天子安抚,诸公以为如何?”
“太后容禀。”陈宜中说道:“只怕地方疲弊,不足以供应,又恐贼虏细作行刺,殊为不妥。”
“轻车简行,仅以国舅领一营人马随行,不致滋扰地方,另……”杨氏严肃起来,说道:“五百兵马随架,尤为贼人所乘,王师何以击元虏哉?”
陈宜中说道:“地方官吏迎来送往,必然耽误政事,且要发动百姓,徒增消耗。
且地方多居心叵测之辈,五百兵马不足以保证万无一失,若增,削弱中枢防务,牵动各地战事,不足取。”
赵昰忍不住说道:“腹心之地岂有危害哉。”
老娘好不容易决定出去转转,陈宜中却不让,皇帝感觉颇为不爽。
“陛下。”陆秀夫站出来说道:“朝廷收田分于百姓,民间欢愉,然怨怼者无数,虽杀之不少,残存尤多。
其或隐匿心思藏于民间,或勾结同伙啸聚山林,若知太后车驾至,岂能坐视?
且国朝新制,官绅一体纳粮,地方官必有不满者,若其勾结匪类,挟持太后,陛下何以自处?”
原来还是自己的锅,赵昰不由摸了摸鼻子。
官绅一体纳粮没有人提过,是陆秀夫自己总结出来的,因为根据约定,所有土地都要交税,事实上就是官绅皆不得免。
元庭那边依旧如故,官绅特别是异族人无需交税的,两相对比,当然是在元庭当官舒坦。
没机会就算了,有机会的时候说不得冒险一击,若是把杨氏挟持过去,恐怕一个万户少不了。
不能想,深入一想,赵昰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绝不可能下令连同杨氏一起击杀。
“本宫思虑不周,此事暂且作罢。”说完,杨氏起身离开。
赵昰感觉老娘不太开心,便说道:“随驾南下十万民,扬州五万百姓尽迁,然流求空旷,尚可迁徙,诸卿有何良策?”
“陛下,可诏令各地官府发罪囚往之。”曾渊抢答。
赵昰不假思索地否决,道:“不法之徒,岂能坏朕良民,不妥。”
章鉴说道:“今年绩考,可将迁徙数纳入其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