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两三人,太离谱。
至于幸存者,可能要翻一倍,因为躲入深山老林的,南下的,根本没办法统计。
但粗略估计,最起码没了一半人口。
“如今前线战事焦灼,想来地方残破尤甚嵊县,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者不知几何。
不能御敌于外,此乃朝廷之过也!”道了声惭愧,赵昰假惺惺地说道:“虏酋自诩正统,却率兽食人,朕岂能托付天下?
朕奋起,尔等亦当奋起,君臣勠力,恢复山河,解民倒悬。”
“谨遵陛下圣谕!”李三郎当先拜下,喝道:“为陛下效死,恢复山河,解民倒悬~”
刚进营门的陆秀夫脚步一顿,忍不住说道:“听声音,似乎不同往常,多了怒气。”
身后的江洞庭说道:“旬日前,陛下寻经历悲苦者宣谕诸军,今日至上四军起,想来有了效果。”
“陛下妙思,吾等不及也!”陆秀夫叹服。
本来皇帝想搞诉苦大会的,结果一看,大家都很苦,哪怕皇帝轻徭薄赋分田地,限于生产力水平还是吃不饱穿不暖,自然无法诉苦。
所以,找受害者宣讲元庭残暴不仁,树立军兵保家卫国的意识。
两人走到校场,只见皇帝侃侃而谈,不由驻足倾听。
“……天下,朕之天下,亦万万民之天下,尔等分属万民之列,同为江山之主……”
哗~
众皆骚动。
若非此话出自皇帝之口,江洞庭非得大喝一句“尔欲谋逆乎?”。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曰“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但凡读书的,就没有不知道“民本”思想的,但是敢说出万民同为天下之主的,除了些许反贼……不,哪怕反贼也只说“取赵氏而代之”。
已经颠覆了纲常。
赵昰双手下按,等众人安静后继续说道:“万民者,士农工商兵也!
无士则不治,无农则无食,无工则无衣,无商则无钱,无兵则天下危,或可缺一哉?
无律,士商乱,农工危,兵灾横行,律从何出?天子圣裁也!何以圣裁?万民授予也!
秦何以混一?人心所向尔!秦何以二世而亡?人心所向尔!
万民拥戴则天子立,天子躬行则万民安,君为首,万民为手足身体,岂有贵贱乎?岂能分离乎?
唐末,天子不出,万民无首,因此纷乱七十载,人人朝不保夕,上下皆盼太平,是以太祖得柴氏禅位,黄袍加身。
至徽宗,骄奢淫欲贪索无度,故先有宋江方腊之流奋起,后有山东之乱,终致靖康之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