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民”们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每家每户都按人头和成年未成年标准,分发了精粮,肉食,鱼虾和蔬菜。
每人还有一两碎银的利是钱,可在岛上的小商店中购买杂货。
与此同时,那九名账房先生正聚集在杨重书房内,脸色却并不怎么好看。
不是杨重欠他们的钱,而是他们为少东家杨重担心。
“少东家…”
其中一人刚开口,便被杨重打断道:“不是说了吗。我这一块是单列账簿,和我父亲掌管的杨氏盐行没有关系。我这块叫华夏环球公司,简称华环。所以不要再叫我少东家。”
“是,东主。这是我们华…华环今年的账目。今年我们只有出,没有任何进项。从初始的折银十五万两白银的总产,到如今只有折银十一万三千两了,亏损了足足三万七千两。
而且这十一万三千两里,现银或等价物只有四万六千两。按这个速度,我们现银还能撑六个月。”
杨重老神在在的道:“放心,现银不会枯竭的。枯竭之前自然会有进账。你们只管做好账,其余不用操心。别看你们现在闲,到时候有你们忙的。”
杨重心道,自己还手握三百二十多万现银,怎么可能在资金链上出问题。现在要操心的事是郁陵岛。
本来他打算年前就去找郁陵岛的,但为了让辽民们能团聚过个好年,延到了年后。
……
鲸海,朝鲜东海岸约一百二十公里处。一条硕大的福船的在微波荡漾的海面上航行,后方还跟着两条尺寸稍小的二号福船。
大船甲板上,摆放了一个茶几,杨重和金德喜正对坐而饮。今天难得好天气,便要从船舱里出来晒晒太阳。
前几日风浪大作,杨重没事,金德喜却被颠的七晕八素,上吐下泻。到现在脸上还没恢复血色。
两人闲聊两句,便自然而然的谈论到朝鲜朝政之事上。
平日里言语不多的金德喜谈到这方面,却来了精神。几句话后,便说到了当下的朝鲜国王光海君身上。
“殿下为那些北人奸党所惑,行亲鞑靼蛮夷而远上国之策。
不要说大明天子与我国君王本有父子名份。就是几十年前,大明助我国平定壬辰倭乱,便是如同再造之恩。殿下岂能做出这种违背大义之事!
光海君还有一大劣行,便是为了巩固权位,滥杀宗亲…”
杨重一边品着茶,一边听着金德喜滔滔不绝的激扬文字。
朝鲜做为华夏文明圈的一员,和其宗主国一样,以儒法治国。
儒家中的“天下观”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是矛盾的。换句话说,儒家体系里不存在民族主义。尤其是奉元为正朔之后,元之前还有个华夷之辩。
宗主国都如此,更别说同样行儒法的属国了。当下的朝鲜,自然也不可能存在民族主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