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国外和国内(2 / 2)

可高斌的口音完全是最地道的英式口音,她甚至听出了一些牛津腔,有几个用词是英国那些古老贵族才会用的单词。

这个发现让叶蓁蓁对高斌重新升起好奇心。

但现在不是多问的时候,她挽着高斌的胳膊,默默的听着。

高斌一直在跟戴思丽沟通,一会儿问问夏洛特这边的风俗情况,一会儿又咨询起商业问题。

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得亏戴思丽足够专业,否则早就被问麻了,一般人真招架不住。

今天不算太走运,竟然赶上堵车了,夏洛特可不是纽约曼哈顿,堵车并不常见。

别看高斌问得多,其实对他来说,来到夏洛特相当于故地重游。

他已经记不得来过夏洛特多少次了,至少有一手之数了。

每次故地重游,都有很多感想,随意一走,就可以唤起许多曾经的回忆。

开始忆旧,也就是老了的一种表现。

为了保持年轻的心态,似乎应该更多地去些新的地方,了解一些未知的风物人情。

但在这个地球上轮转了这么多次,对他来说似乎也没有什么未知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所以抵达夏洛特的第一个星期就赖在庄园里没有出门。

主要是叶蓁蓁需要倒时差,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怀孕的关系,时擦倒的很困难。

终于,周六两人睡了个懒觉醒来,先吃了顿丰盛的早餐,然后把相机带上,准备出门溜达溜达。

一出门心情就不好,冬天的夏洛特,感觉非常潮湿阴冷,还飘着毛毛细雨,不如纽约冷得干脆利索,也不如京城冷得亮堂。

还好这样的天气不会持续太久,夏洛特的整体气候还是很宜人的。

他们没急着去逛风景,而是挑了些人文景观,比如新南方博物馆。

新南方博物馆,顾名思义,是专门展示内战之后的丑国南方各州的沿革历史的博物馆。

丑国黑奴的那段历史,看过《飘》的都可以了解,就不多说了。

博物馆里有很多实物展品,比如黑人的第一批选票,面纱厂的机器,为3K党张目的书籍刊物等。

其中一个很大的厅里还原样复制了当时的一条商业街,有服装店、杂货店、理发店、邮局等,逛在其中,有点走入时光隧道的意思。

过了商业街这个大厅,是一个小电影院,里面放映的是二战前后的一些宣传片。

有罗斯福来夏洛特宣布新经济政策管制棉花价格的录像,宣传棉花对于二战胜利的广告片,以及征兵的广告等。

过了电影院,依稀记得先是一个普通家人客厅的复制,茶几上摆着饼干和咖啡,一个老式的黑白电视正在播放民权运动时期黑人上街“散步”引发冲突的新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