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美人计?以身伺虎!(2 / 2)

这样依靠制度集思广益,遴选贤能,则天下可安。

不管坐在皇位之上的那个人到底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百姓都可以安享太平。

这岂不比所谓的明君更好?

毕竟明君只是一人罢了,只能决定一时的情况,但好的制度却可以一直存在下去,影响深远。

我不敢说这个制度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但至少这要比只依靠一个人,赌他是昏庸还是贤明要更靠谱一些。”

赵明渊说的自然不是君主立宪制,而是明朝中后期实行的内阁制度。

事实上,明朝的内阁制度与君主立宪制也只有一线之隔罢了,差距并不是很大。

不过,至少内阁制度对师妃暄来说更容易理解一些,不至于一下子冲击太大,被视为歪理邪说。

当然,这内阁制度其中也有一些弊端,从明朝后期的乱象便可以看出端倪。

可是,这世间又哪里有完美的制度呢?

至少这也算是久经考验的一项政治制度了,比隋唐之时的制度要先进近千年。

师妃暄似乎被赵明渊这一席惊到了,思索良久,然后才说道:“按照赵将军的说法,的确是不会再出现杨广这样的昏君了。

或者说,即便出现昏君,对天下的影响也不大。

甚至,那样的话,皇帝是谁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朝中的大臣。

可是这样不是会出现权臣吗?

那样权臣也只是没有皇帝的名头罢了,跟实际的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

不是一样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影响吗?”

不愧是师妃暄,果然名不虚传,竟然一下子就发现了内阁制度的缺陷。

赵明渊答道:“可以为重臣设定任职期限。

比如设定丞相任职时间以五年为一期,每人最多任职两期,以为定制。

除非他真的能权倾朝野,让所有的人都拥护他。否则的话,他要留任下去,便是挡了别人的路。其他人又怎么会同意呢?

而若是他真的能够做到让所有的人都拥护他,那他又何必一定做丞相呢,为什么不去做皇帝?

事实上,在短短十年的任期之内,要做到这样,也绝对不容易。

以后的朝堂之上便是一群聪明人在争权夺势罢了,最终最聪明的人才能够胜出。若真能做到这样,想必以他的才能也能够把国家管理得更好。

毕竟这样的权力不同于皇帝之位,是无法传承下去的。

如今的宰相聪明,却保证不了他的儿子也同样聪明,势必会被别人取代。

这样即便朝中的权臣转换不休,但却绝不会那么容易就改朝换代的。”

师妃暄却忽然问道:“赵将军若是夺得了天下,真的愿意施行这样的制度,而不是大权在握,做一个能够一诺千金的帝王吗?”

赵明渊回答道:“当然,难道秦兄弟觉得我是在说笑吗?

若是不信,秦兄弟你可以来帮我,一起来见证这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