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六条准则(2 / 2)

凡锤鸟铳,先以铁挺一条大如箸者为冷骨,裹红铁锤成。先为三接,接口炽红,竭力撞合。合以后以四棱钢锥如箸大者,透转其中,使极光净,则发药无阻滞。”

朱慈煃大喜,想不到宋应星全才到连火绳枪也会制造,忙向他问起枪的构造原理来。

宋应星详加解释,朱慈煃前世本是工科出身,一听就懂,不一会儿已经对火绳枪的构造原理全盘明白。

宋应星赞道:“世子真乃天才!领悟能力为卑职平生所仅见。”

朱慈煃连忙谦虚了几句。宋应星见他没有别的问询自己,便行礼后匆匆告辞了。

邓忠躬身说:“回禀小爷,奴婢已经让从人们去把之前的饭钱都给店主们补上了。”

朱慈煃点点头,说:“大伴,要尽快把“六条准则”在全王府推广实行。”

邓忠赶忙答应了。

看看天色已近黄昏,朱慈煃在邓忠等太监侍卫陪同下,起轿往王府而回。

坐在轿子中,朱慈煃心想:“火绳枪一分钟熟练者也只能打出2到3发,太慢了。雨天还无法使用,而且有效射程才100米左右,即使是用三段击战法,也很难抵挡住建奴来去如风的骑兵。没有搞头。”

西方现在最先进的枪是燧发枪,这种枪比火绳枪先进了不少,比如雨天可以射击,发火率和射击精度更高,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17世纪中叶,很多欧洲军队普遍装备燧发枪,一直到1848年,足足装备了200多年。

然而燧发枪的缺点也不少,如燧发枪发射子弹的操作过程很繁琐,而且还不能出差错,否则一步错步步错,因此燧发枪的射击速度很慢,最优秀的士兵也只能一分钟发射五枪,还无法保证射击精度,而平常人一分钟也就只能发射两三次。

击发率和命中率相比后世的击发枪来说也很低。

想到击发枪,朱慈煃油然而生一个念头:“现在我已经弄明白枪械的构造原料,不如干脆弄把击发枪出来。

击发枪的关健在于雷汞,幸好这东西我还记得怎么造。”

朱慈煃如拔开迷雾见到美景,刹那间欣喜雀跃,催促从人们加快了步伐。

路过世子一村的时候,见厨房里冒起了浓烟,上百名村民正在厨房前忙进忙出的准备着全村人的晚饭。

朱慈煃心想:“明天父王宣布收入倍增,10号发了工钱,这些村民手头开始有钱了。这暂时居所就不太能满足村民居住需求了。”

朱慈煃陪父王母后吃晚膳时,将工业园区的事说了。

朱由楝听到再有5天纺织厂即可以开工投产,月产能丝绸50万斤,说:“煃儿,丝绸投产之后现在的吉光商号的铺面即显得小了。

父王明日便让大伴将凤凰台街上的十间铺子收回,重新装修后作为分号专销丝绸,大伴的侄子耿峰人品可靠,商业经验丰富,可以做分号的掌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