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家破人亡,遭遇了少爷的雷霆报复。”
铃语冷声道。
“那就好。”
朱棣满意点头。
这才是朱家的子孙。
被欺负没关系,懂得报复就好。
天底下,谁都不能欺负我们朱家人。
“七岁之后的事迹呢?”
吴惠妃继续问道。
“遭遇那次追杀后,少爷就变了一个人。”
“不在锋芒毕露,而是韬光养晦,大多数时候都不在人前路面。”
“他更多的是在背后安排人做事,慢慢发展各行各业的生意,郑家的财富在这些年来翻了好几番。”
铃语再次露出骄傲的神色。
能亲眼见证少爷的成长,是她觉得最骄傲的事情。
这一生,最感激的是少爷在风雪中救了自己姐妹,最骄傲的是见证少爷的成长。
“不错,不愧是朕......咳咳咳,不愧是我儿子!”
朱棣对郑浩越发满意。
七岁前天才人生,七岁后韬光养晦。
年纪这么小就懂得那么多,真不愧是自己的种。
“这些年,郑浩肯定很苦吧?”
“如果我没有错葬了他,他应该是无忧无虑成长吧?”
吴惠妃和朱棣想到的完全想法。
她更多的是觉得这十八年来郑浩的不容易。
小小的年纪就遭人嫉妒,七岁而已就被迫潜伏不敢出门。
别人家儿童的童真似乎和他无关,别人家儿童的欢乐似乎和他无关。
朱棣再次干咳一声,略显尴尬地摸摸鼻子。
“如果外人看少爷,肯定是觉得少爷不苦。”
“但我们这些经常和少爷在一起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少爷的不容易。”
“少爷好像是无所不能的,但他时不时一人独坐,就给人一种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的感觉,极致孤独的感觉。”
铃语深以为然说道。
外人都觉得少爷是个神童,是个天才。
年纪轻轻就掌握着许多人一辈人都拥有不了的财富。
但是真正懂得少爷的就明白,少爷也有自己的难处。
“我的儿啊,这些年真是苦了他了。”
吴惠妃再次哽咽,眼泪又不争气流下。
全世界只有一个人的孤独,那得是多么的孤独啊?
都怪自己,都怪自己错葬了他,以至于让他承受如此孤独。
补偿,一定要好好补偿他。
“真是苦了他了。”
朱棣也是感叹道。
身为皇帝,他能体会到那种感受。
高处不胜寒,皇帝自古都是孤家寡人,孤孤单单只有自己。
只是为何郑浩也有那样的孤独?是因为从小没有亲生父母?
“都熬过来啦。”
铃语笑了笑说道。
“是的,都熬过来了。”
“铃语丫头,谢谢你跟我们说了那么多。”
“我没带什么过来,这个手镯是...是我娘送我的,谢谢你照顾郑浩这么多年。”
吴惠妃点点头,起身走向铃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