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当铳手发起冲锋
诸暨,九灵山下,青弋江西,参领阿玉什终于带着麾下兵马脱离了困境,从大山之中走了出来。
他们携带的军粮已尽,在山中困了数日,现在士气低落,人困马乏。
阿玉什还不知道苏克萨哈已经带着主力跑路,也不知道明军焦琏所部已经进入了桐庐境内。
按照原先的计划,阿玉什应当进攻诸暨,可是现在他们缺少粮食,不论是进是退,都是举步维艰。
阿玉什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向诸暨进军,尽管已经晚了原定计划七八日之久,但眼下也只能搏一搏了,否则他们都得饿死。
就在清军靠近诸暨城三十里时,明军的夜不收便发现了他们。
阿玉什见有明军斥候出没,知道诸暨定然已经有明军驻守,他已经没有机会了。
在一番权衡之后,他决定放弃诸暨,全军向南,看看能不能寻得出路。
就在他准备下令全军转向的时候,忽然外出探查的斥候折返,送来了一则令他震惊不已的消息。
沿着青弋江向南,在绍兴府与金华府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山,被称作五指山,正好处在沿江平原之上,扼守住了两府通路。
明军已经提前在山上驻军,想要南下往金华府,就必须顺着青弋江的平原通过,要不然就只能翻山越岭。
阿玉什一时无言,怔怔地望向了南边,口袋被扎住了,他们只能在绍兴府内蹦跶。
可是很显然,明军早就做好了迎战准备,现在他麾下疲兵两万,难以长途奔袭,也无法攻打城池,更别说翻山越岭绕路跳出口袋之外。
就在阿玉什纠结之际,明军已经开始率先行动。
总兵官李长祥率军三万,驻扎在了五指山,封锁了两府咽喉之地。
兵备兼监军宋之普率军两万,留守诸暨。
夜不收已经送来了清军阿玉什部的动向,宋之普火速命人在城上点起狼烟,向李长祥部示警。
李长祥望见信号,留下了一营兵马把守五指山大寨,亲自率兵两万主动出击。
经过数日强训,李长祥还是对麾下的兵马有信心的。
再多的训练也比不上实战,总得见见血,才能成为真正的精锐之师。
在李长祥眼中,阿玉什部已经成了他用来练兵的对象。
若是换了别的将领,因为麾下都是新兵,一定会首选依托营寨,打防御战。
但李长祥觉得,这样的想法固然无错,可如果大家都这样做,就成了错。
自崇祯以来,明军积弱,不但是武备与素质上的下滑,更是思想与精气神上的衰败。
大家习惯了四处防守,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各扫门前雪的场面。
只要鞑子不打我,那就是皆大欢喜,以至于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事情频频发生。
而明军的进取心也彻底消失,不再愿意主动进攻,陷入了处处挨打的被动局面。
越是困局,越应当主动出击,寻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