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苏克萨哈之死(1 / 2)

第276章 苏克萨哈之死

宣,显也。

春秋战国时,宣城就以吴楚名邑显扬于江南地区。

汉在宣邑置县,因名宣城,是千年郡府之地。

既有山川之胜,又兼海陆之丰,正所谓“平生闻说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

在宣城北郊,有黄山支脉,名为敬亭山,东西绵亘十余里,草木葱茏,峰岩奇异。

在山上,有广教寺、玉真公主墓等地,乃宣城名地。

李太白曾有诗文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宣城县是宁国府府治所在,自清军南下以来,宣城知府衙门瘫痪,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而附郭宣城县的县衙也从上到下,跑了个一干二净。

敬亭山北麓,几名上山砍柴的樵夫从山道上走了下来。

“这山上,过去多是些来吟诗作画的,现在也无人来了。”

“是啊,这么久了,上面也没派个青天大老爷来管管事。”

“唉,大户能走的都走了,就剩咱们这些苦命人。”

“上月俺家丢了三只鸡,想报官也报不了,心疼死俺了。”

几个樵夫互相说着话,扛着大捆的木柴准备挑往县城售卖,换些铜板贴补家用。

刚下山,就看见山脚下坐着一队正在休息的士兵。

樵夫们愣住了,这时,那队士兵也看见了这几个樵夫,迅速起身戒备。

带队的军官见只是打柴的百姓,上前道:“尔等是宣城的?”

“是是是,出来弄点柴,换几个铜板。”

军官点点头,又向几人询问了一下宣城的情况。

樵夫们如实相告后,便被军官放行。

随后,这队夜不收便分出一人,急速回报正在向宣城开进的主力。

张名振的夜不收消息,得知宣城一切如常,于是便督促全军加速,务必抢占宣城。

他又令夜不收扩大哨探范围,向着宣城东、南两个方向搜索。

这两个方向,便是清军退却的方向。

苏克萨哈断无可能北上,他只能想办法向西,进入太平府,那里有很多可以渡江的地方。

半个时辰后,明军抵达敬亭山,这时,明军的夜不收终于发现了敌情。

清军数万,前部已经抵达宣城南郊。

张名振的心顿时就提了起来,他麾下四万大军难以藏匿行踪,清军的斥候一定也发现了他们。

两方同时兵临城下,这是一场遭遇战。

但好一点的是,明军占领了敬亭山,有所倚仗。

敬亭山主峰高达百丈,余峰如众星拱月,环列四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