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赣南雷火急(1 / 2)

第287章 赣南雷火急

九江城,总督幕府。

洪承畴与一众幕僚正在筹划着对赣南三府的新一轮进兵方略。

明军以万安县为中心布防,抵抗的十分坚决。

清军已经有半个月没有进展,在持续的与明军战线拉锯。

堂中,站着幕府的文武官员,他们正坐在堂中,等待着洪承畴的指示。

洪承畴盯着公案上的形势图低头沉吟着,他已经知道他的对手是四省总理张国维。

他与张国维,曾经同殿为臣,算得上相识。

对于张国维的能力,洪承畴是十分认可的,在大明,张国维算是为数不多真正知兵的文臣。

现在自己之所以取得优势,还是因为张国维手头兵力微弱。

他现在必须加强攻势,不能给张国维以喘息之机。

只是,上几日,武昌的祖大寿发来的一封亲笔信。

祖大寿想要发武昌兵马西进,围剿叛将王辅臣部,但是遭到了都统准塔的反对。

准塔认为,都统金砺麾下有七万兵马,有他在,王辅臣翻不起什么风浪。

武昌的大军应当南下,进攻长沙。

两人各执一词,一个主张***叛,一个主张南下攻明。

都统准塔十分强势,兵马实际掌握在他手中,对于祖大寿的军令,丝毫没有放在眼里。

祖大寿知道自己根本不受信任,坚持无果,只能妥协。

他其实是不主张主动进攻长沙的,因为明军在长沙周围早已布置好了防线,而且经营已久。

若是强攻,必定会损失惨重。

而长沙城又是坚城,有何腾蛟五万大军驻守,不是轻易能够拿下的。

祖大寿的想法是先联合金砺平叛,扫平湖北,然后两军联手,自洞庭湖以西南下,攻常德,益阳,走宁乡,直捣长沙。

这样就可以绕过明军平江至湘阴的防线。

但是头脑简单的准塔认为,平江虽不好攻,但是湘阴却是地处平原,难道八万大军,还拿不下一个湘阴城?

驻扎在巴陵的祖可法部两万人,屡攻平江不克,在准塔看来,一定是出工不出力,在糊弄事情。

祖大寿本就曾经反复,或许是在故意给明军放水。

这回,他坚持要亲自统军出击,准备一举拿下湘阴,打开局面。

武昌城中,有原来左良玉军遗留下的重炮三十门。

用来攻打湘阴,那是绰绰有余。

祖大寿无奈,只能同意准塔的计划。

但既然决定了要南下进攻明军,那就尽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所以祖大寿给洪承畴写了信。

现在赣南两军胶着,洪承畴想了想,西进湖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便遣左良玉之子,左梦庚部七万人配合武昌友军援剿湖南。

洪承畴是招抚江南大学士,又总督江南军务,且有便宜行事之权,所以他并没有将此事上奏清廷。

堂中,洪承畴正准备开始部署新的军务,忽然瞧见有斥候小跑而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