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城外,忽然一骑飞至。
“总兵有令,进贤空虚,即刻发兵捣取!”
说罢,那快马便转身离去,城上的守军火速转报留守进贤的参将。
那参将稍有迟疑,却是想到黄山之前的部署,便不再犹豫,立刻点起城内兵马五千,依令兵发进贤。
自临川向进贤,中道有一矮山,名为金山。
明日,便入腊月,这金山之上,已经是草枯叶黄,落木潇潇。
临川参将俞摄率军五千,急赴进贤,途径金山。
按计划,黄山攻东乡以诱进贤赴援,而他则相机而动,偷袭进贤。
俞摄骑在马上,不断催促着士卒加快脚步。
初寒料峭,有入骨之凉。金山上,有飞鸟盘旋,啼鸣阵阵,惹人心烦。
俞摄正专心赶路,却不想忽然山上呐喊骤起,出现伏兵。
顿时间,滚石擂木,簌簌而下,俞摄部顿时马惊人乱。
“不要慌,结阵!结阵!”
俞摄大呼,号召士卒,可伏兵一阵箭雨袭来,便收人命如草芥。
暗夜之下,金山之上,人影重重,俞摄望之,难窥虚实。
草动旗摇,马鸣人嚎,俞摄前后驱驰,方才堪堪稳住阵脚。
正欲整队,却不想斜里杀出一队人马,直奔俞摄而来。
天太暗,看不清来人,只见黑影手中长刀翻飞,如入无人之境。
俞摄大惊,慌忙使亲兵上前阻拦。
却不想来将甚勇,竟不惧之,三五下便斩杀了当面阻拦之敌,直愣愣杀向俞摄。
俞摄急忙抽刀迎战,只一招,对方那沉重的力道,就将俞摄震得整条手臂都在发麻。
来将不遑多让,挥刀猛攻,刀锋沉厉,压迫极强。
心惊不已的俞摄自知绝非敌手,于是连呼部下援手。
此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受诈,那城下来传军令的,必然乃敌军所扮。
而眼前伏兵,必是进贤所发,看来进贤明军早有预料。
俞摄自知袭取进贤无望,现在,他只想着火速撤回临川,以防有变。
闻俞摄呼唤,部将纷纷来救,明军小将见状,抽身退去。
“将军,明军退了!”
“快撤,快撤!”
俞摄见明军退却,伏兵也已偃旗息鼓,想来是兵力不多,虚张声势。
进贤有备,只能放弃,转回临川。
于是俞摄收容士卒,清点一番,发现尚有四千余士卒,不禁松了一口气,所幸伤亡不大,还能接受。
果然,明军兵力不足,这支伏兵只是为了告诉他进贤县已经有了防备。
随后,俞摄便带着兵马,又急匆匆的返回了临川县城。
进城之时,在队尾,一名小卒脸上,神情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