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五日,未时末。
清风朗朗,川原悲歌。
王之仁率数百骑败走银山,回撤途中,忽皆此前回救阳新的齐定海急报,银山失守,归路被阻,己方已陷入敌军南北围困之中。
惊闻此间消息,王之仁昏昏欲坠,前方银山脚下,传来了厮杀之声,齐定海部正在对清军占据的银山发起冲击。
银山地势,东西三山夹两道,要想返回阳新,此为必经之路,敌军如今抢占银山高地,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齐定海心急如焚,督兵猛攻,可以下攻上,仰攻险要,伤亡巨大,毫无进展。
王之仁赶到之时,齐定海已经对银山发动了第六次冲击,可折损了数千兵马,银山依旧岿然不动,牢牢握在了清军手中。
清军的强弓射的明军难以抬头,北麓山坡之上,伏尸遍野。
清军参领呼尼牙罗和在山顶俯瞰战场,冷冷发笑,此地险要,乃一天然口袋,明军只要入瓮,便只有死路一条。
今日有他驻兵在此,便要尽歼此部敌军。
呼尼牙罗和调集精锐五百,养精蓄锐,在明军第六次进攻被击退之时,发起了追击。
明军精疲力竭,始终无法突破,此时下山反击,如猛虎扑食,令明军大溃。
齐定海率亲兵上前掩杀,这才堪堪止住颓势。
这时,后方来报,追兵已近,王之仁悲愤不已,坐于马背之上,心如刀绞。
自己麾下这两万浙东儿郎,今日惨死银山,他有何面目去见浙东父老?
心中羞惭愤懑,王之仁仰天长啸一声,令齐定海继续进攻银山,自率五百骑转身,杀向追兵。
齐定海心中亦知今日怕是要全军覆没于此,遂生死志,高声呼战,率余部发起最后的猛攻。
呼尼牙罗和见明军拼死一搏,亦率亲兵加入了战斗之中。
战至此时,清军箭矢将尽,密度骤减,明军得以冲上山腰,杀入了清军阵中。
齐定海奋勇当先,为全军表率,不避凶险,抢先斩杀三五人,士气遂振。
此时,呼尼牙罗和杀来,双方主将一眼相对,便纷纷向对方杀去。
两人健步如飞,转瞬交手,刀兵交错之间,齐定海竟被呼尼牙罗和一招震退,霎时心中大惊。
这虏将勇力十足,力能扛鼎,齐定海心知自己劣势,但已无路可退,只能咬牙死战。
呼尼牙罗和刀法刚烈,又膂力强劲,三五回合,齐定海便已经气喘如牛。
再观后军,王之仁突入两人清军追兵阵中,稍阻敌军。
参领希福短于近战搏杀,但弓术精湛,有神射美誉,故勒马游走阵中,三星连珠,射杀无数。
王之仁埋头冲杀,抱定了埋骨此地的决心,血染征袍,来回冲杀。
这时,银山北麓忽闻清军欢呼,齐定海军败,率残部回退而来。
清军两部夹攻,明军被重重围困于这川原之上。
鼓衰兮力尽,矢尽兮弦绝,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蹙兮生死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