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从北京跟着他一起南下的大包衣立即答应一声,转身就出去收拾,准备给尚之孝“腾地方”。几个原来留守在广州世子府的官员却没有动。这些人互相看了一眼,一个戴着红顶子的四五十岁的武官走到尚之信身边,低声提醒了一句:“世子爷广东藩内对王爷和二爷不大满意的人,其实也不少!”
“对老东西和老二不满?为什么?”尚之信虽然正在气头上,但是并没有昏头,还知道要问一句为什么?
这个二品武官名叫李天植,目前是平南王府藩下右长史,更早一些还当过尚之信麾下的副都统,一直留守在广州的世子府,是尚之信在藩内的代表。
“世子爷,这不是明摆着吗?如今的天下已经乱成这样了当然有人想要谋个开国功臣了!世子爷,您难道就没想过这事儿吗?卑职可听说您在京师时和西王世子的关系很好,如果您能保着西王世子打天下,将来还怕没有一个永镇广东的富贵?反之,如果满人朝廷平了西王,难道还会留着平南王府?这个道理,不仅有许多藩臣知道,还有几位公子心里也很清楚!可是王爷和二公子却偏偏要当满人的忠奴.”
尚之信冷静了一点儿,李天植说的事儿他当然也是明白的。而且他也知道尚可喜、尚之孝忠大清的原因——他们是因为当年尚之信平广东和后来实行沿海迁界时杀戮太重,但是却没有真正把广东人杀服,所以才要死死抱住大清朝的大腿。
但是他们这么干其实是没有出路的.或者说,他们自己或许有出路,但是藩下的那些奴才是没有出路的。
如果吴三桂将来打败清朝得了天下,那广东尚藩罪孽深重,而且还冥顽不灵,当然得消灭!
如果大清赢了,那尚藩就是下一个吴藩,当然要挟着灭吴之威一股脑端了!
横竖都是个完只能在吴清对垒的时候苟延残喘一阵。
当然了,作为大清忠实走狗的尚可喜、尚之孝在大清取胜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到北京去混个善终的,也许还能保住一个世袭罔替的王爵。
但是尚可喜目前已经攒了三十七个儿子和三十二个女儿这还是已经长大一点可以序齿的儿女数目!
如果再算上孙辈,光是尚可喜一家的子孙(包括外孙),大概就能超过爱新觉罗家了!
那么些人去了北京,别说王府了,一人一个四合院都不一定能保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