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磨蹭蹭又过了大半个小时,两个模具才一一拆卸了下来,因为有溢水口的部分必须换掉,所以这一次的模具是把做成喇叭炮口独立一部分,其他炮体另一部分的结合式模具,现在炮口这部分需要每门火炮都定制一个,而剩下的整体模具就可以重复使用,依旧可以减轻大部分的制模工作。
“这是一号炮,这是二号。”亚索亲自上去用石膏给炮身标上记号,然后才对巴迪斯喊道:“巴迪斯,快过来给我看看,这两门炮有什么不一样?”
“直尺、卷尺、锤子、角尺、还有秤砣。”老库勒连忙把巴迪斯需要的工具送过来,直尺、卷尺是为了测量尺寸,角尺是为了测量角度,锤子试强度、可以听声音,最重要的秤砣是半球形的,可以测试口径足不足以放入18磅的炮弹。
巴迪斯接过直尺,先用石膏给一号炮管画了一条中轴线,分六个点分别测量外径,然后推动炮管转90度,再画中轴线,分六个点测量外径,如此反复数次,不但获得尺寸数据,还可以确定外管是否变形或者弯曲;内径就没办法这么测量了,只能是先放秤砣测光滑度,然后把直尺放进去沿着炮管壁刮上一圈,感受平滑度,最后才是用角尺去测量炮口的喇叭口角度,如果的角度没有变形,那内径基本可以确定没有弯曲。
看着巴迪斯一板一眼的用复杂却有效的方式测量着两门火炮的数据,阿方斯突然觉得军队实在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难怪路易十四甚至法兰西帝国还能在欧洲大陆纵横百余年,这武运昌隆、国运自然也昌盛!看来自己还要抓紧挖墙脚,从军队中淘出更多的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才是!
“怎么样?”亚索见巴迪斯测完站起了身,便急匆匆问道。
“没什么问题,结构很坚固,炮管炮身也很直。”巴迪斯回道。
“两门火炮哪门好一点?”亚索又开口问道。
“没什么差别,起码误差小到没什么影响。”巴迪斯回道。
“呃…不应该啊!”亚索奇怪道,转头看向阿方斯,希望这个聪明的老板给个解释。阿方斯却认为这并不值得奇怪,本身铸铁每1000度的热胀冷缩系数也就是9-11.8,而二号炮管比一号炮管的加水时间仅仅差了亚索得意忘形的那么几十秒时间。
而且第二根火炮还有维持加热,两根炮管的热差不会超过50度,那冷缩系数可能就差了0.5左右,这个微小的差距,在巴迪斯看来已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了。
“我们耽误的时间不算多,可能炮管内紧的尺度差距不大。”阿方斯笑着又看向巴迪斯问道:“炮管内径现在是多少来着?”
“都在5又1/6英寸到5又1/7英寸之间。”巴迪斯回道:“比标准18磅炮要小0.1英寸。”
阿方斯还得自己换算了一下,大概就是130了,而18磅铁弹的直径才125,铅弹甚至还不到115,看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缩小口径才行;如果是青铜铸造,完全可以直接按120铸造,到时候热胀冷缩后,炮管内径应该就在127左右,气密性之高,足以把当代的所有火炮按在地上暴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