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英国人的命脉(2 / 2)

但现在嘛,一旦开启禁运,英国人又卖不出本色羊毛,那如此多的、没办法加工的羊毛,应该怎么办?

不给羊剪羊毛?现在是夏天,这些羊会被活活热死…

把羊毛堆着?还是夏天,跳蚤、蚊虫会破坏羊毛的品质,而且雨季会导致羊毛发霉腐烂…

生产本色羊毛制品,然后本土低价倾销?大笔的外汇就飞了;如果英国无法出口羊毛制品,对外贸易顺差会瞬间变成巨大的贸易逆差,不用三年,英国的金银就会被荷兰人搬空…

“我觉得我可以理解阿方斯先生的想法,可这些原材料,我们没办法消化,怎么办呢?”约翰德维特放下信,他已经很心动了。

“阿方斯先生说了,英国人怎么用,我们就怎么用,而且,我们也不需要一味的禁运,而是大幅度的提高售价…”霍根霍科回道。

“提高售价?翻一倍?”约翰德维特大胆问道。

“阿方斯先生说,至少翻十倍!”霍根霍科伸出十根手指:

“阿方斯先生认为,我们可以加一倍的价钱,请瑞典人减产钾碱;他们只需要生产10万磅的钾碱,但我们付20万磅钾碱的钱,全部吃下!”

约翰德维特顿时目瞪口呆!

十倍!这可能吗?

可能。

因为钾碱的产值并不高,年产值不过一百万利弗尔,投入国际市场进行贸易的,甚至连80万利弗尔都没有;如果瑞典人减产,即便翻十倍,其实总产值也就500万利弗尔。

相比之下,羊毛产业是一个年产值一千万英镑的支柱产业;如果完全失去钾碱跟硫磺,英国人的年产值直接倒退1/4,别的不说,至少能饿死个三五十万人…

对于荷兰来说,收益还远不止如此。

16世纪初,荷兰最先发展了毛绒行业,他们在阿姆斯特丹编织的彩色羊毛绒制品、挂毯,在黎凡特市场风靡全球,备受欢迎;

然而,进入16世纪末,八十年战争爆发,荷兰人的航线受到西班牙人的重创,在很长一段时间开始缺席黎凡特贸易;在这期间,法国人跟英国人来了…

17世纪初,以里昂为首的勃艮第羊毛产业区每年向黎凡特市场提供价值400万利弗尔的羊毛制品,而英国人是200万利弗尔;到了1630年,法国的羊毛制品出口量提升到700万利弗尔,而英国人呢?2000万!

对比之下,荷兰人的出口产值从3000万利弗尔一路暴跌到300万,即便击败了西班牙人,这个产业也被英国人抢走了;而现在,抢回来的机会,就在眼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