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誉立国百年,是积了不少的弊,可还没到要亡国的地步吧?”
“出这种题目,莫非京师的局势比我预想的还要糟糕?”
这倒不是陈平多虑,殿试的出题者不是别人,正是皇帝本人,现在给出的策问题目配合当下局势不免让人想入非非,要答出一个新高度并非易事。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此为...”
殿试是皇帝亲自选拔人才,况且这次殿试的情况与以往大不相同,陈平蘸墨落笔选择从商讲起。
决定国祚的并非是甚么天命,而是这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程度,为何每每乱世之后在废墟上重建的新王朝会迎来治世、盛世?
真的是因为这新王朝有上天庇佑吗?
不,只是因为战争摧毁了原来的社会体系,杀死了太多太多的人,使得土地变成了无主之地,人少而地多,互相之间是互惠多矛盾少,自然会出现盛世。
大誉开国百年,可耕作的土地基本被开垦殆尽,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矛盾都开始累积,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与皮休等贼人勾结的原因。
只不过根据封建王朝的周期来推算,陈平并不认为大誉的矛盾到了无法遏制,即将爆炸的地步。
现在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上层,一般皇帝驾崩都会引发动荡,如果再有贼人意图趁乱搞事则会引发更大的动荡,搞不好还会引来胡虏入侵。
这些事皇帝肯定知道,就算之前不知现在也知道了,否则不会给出这样一道策问题。
既是皇帝出的题,必是解皇帝之惑,陈平手下笔走龙蛇,聚精会神地书着。
他不仅引古之道理,还将后世见识经验糅杂进去,停顿下来回看,一番别出心裁又刚劲有力,直指问题核心与本质的文章已然呈现。
“呼!纸上能写千言万言,可落到现实上能做到一二就算成功了。”
陈平暗自腹诽,并未气馁继续动笔,即便纸上之言难以落实,但有个纲领、方向总比没有强吧?
两个时辰的时间并不长,特别是写殿试策问这种极耗体力脑力的活计,两个时辰甚至显得有些不够。
当陈平落下最后一笔,时间就只剩下半个时辰了。
他还不是写得最快的,早几刻钟便有人交上了答卷,此刻正由天启帝阅览。
交上卷子的时候陈平瞥了眼龙椅上的天启帝,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大誉的皇帝,虽不懂医理但陈平也能看出皇帝此时的迥异,那泛着诡异红润的脸颊,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天启帝强打着精神看过一个个答案,然而却没有一个让他眼前一亮的,都是老生常谈的论调,放在以前不算什么,现在他却没时间了。
直到看到下一个答卷,天启帝忽然来了精神。
“陈平......”
他抬起头望向站在殿内队伍为首的,那个显得与周围贡士格格不入的年轻人。
十八岁的贡士,还是会元,这放在历朝历代都是少有的大才之士,再加上此人为农家子弟,出身极其寒微,在朝堂上没有任何的背景,若是他还有几年好活,绝对大力提拔留给太子当做肱股之臣。
只可惜.....
想到这里,天启帝低头看起了陈平的答卷,随着目光移动他的表情逐渐变化,一股惊喜涌上心头。喜欢农家状元郎请大家收藏:()农家状元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