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犯颜直谏(2 / 2)

梁都建康的天空,要起风了。

“太子殿下,你糊涂啊!”

徐温怆然涕下。

可惜,太子已然听不到他的叹息,更看不到他的悲痛。

太子已经厌弃了他的婆婆妈妈。

对其苦口婆心的药石之言,充耳不闻。

对其犯颜直谏的勇于任事,熟视无睹。

这样的太子,就算徐温喊破了喉咙,也无法令其回心转意的。

太子可以喜怒无常,翻脸不认人。

胸怀报国之志的徐温,却不能有始无终。

“不行,本官得去一趟宣训宫。

惟有请皇后娘娘出面,方能阻止太子殿下的鲁莽。”

刘皇后乃是太子生母,也是他最大的靠山。

谢宣怀不在京中,徐温也只能求助于她了。

宣训宫,位于梁宫中轴线上,居朱华殿之后。

其东西两厢,则是妃嫔居所。

依大梁律,外臣无诏不得擅入后宫。

为免后宫干政,即使尊如皇后,也不得私自接见外臣。

然而事关南梁兴衰,徐温不得不逾矩了。

出东宫,急行至朱华门外。

“本官有要事急需谒见皇后娘娘,请代为通禀。”

朱华门,是前朝与后宫的分界之处。

纵使再急切,徐温也需经宫门宿卫通禀,而不能擅自闯入。

毕竟这里不同于东宫。

今日负责宿卫的禁军将领,恰好是徐温的宗亲,出身琅琊郡望徐氏的徐长功。

于齐鲁诸徐郡望,首望必推东海徐氏,而徐温正是出身东海郡望徐氏。

故徐长功当以族兄相称,以示同宗之谊。

“族兄,依小弟之见,今日还是不见为好。”

徐长功立刻上前相迎,并将其拉至一旁低语。

片刻之前,太子满面怒容穿过朱华门,去了宣训宫觐见刘皇后。

身为太子詹事的徐温,则接踵而至,还是如此急切。

徐长功猜测,太子之怒多半便是源于他。

而刘皇后素来溺爱太子,此时求见怕是讨不到好脸色。

故徐长功好言相劝。

齐鲁诸徐仕官南梁者,以徐温官位最显。

徐长功不希望他因此失宠,使自己于朝中少一强援。

“长功贤弟,你有所不知,今日为兄必见皇后娘娘不可!”

徐温执意求见。

他心领族弟的好意,秘辛却是不便相告。

若徐长功知此秘辛,必惹杀身之祸。

徐长功了解徐温的秉性,见他一再坚持,必然有不容延后之事。

即使犯颜直谏,亦已在所不惜。

他同样知道,自己劝不了族兄,遂应道:

“族兄稍候,小弟亲自去一趟宣训宫,顺便看看那边的形势。”

“有劳长功贤弟,此情为兄记下了。”

进入朱华门后,徐长功有意放慢了脚步。

他想给徐温一些时间,冷静冷静,也许尚有回心转意的可能。

若能择日再见,自是最好。

他也没有直接去宣训宫通禀,而是寻找相熟的内侍打探宫内情形。

“张内侍,标下有事要去宣训宫一趟,不知皇后娘娘此刻心情如何?”

说着,他便往张内侍手中,塞了一个价值不菲的翠玉扳指。

那是他的随身之物,情急之下只能割爱。

《梁书·武帝纪》载曰:

太子詹事徐公温犯颜直谏,庶人琰刚愎自用,拂袖而去。喜欢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请大家收藏:()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