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梁魏决战(1 / 2)

“魏国副使现居何职?”

此人行事如此嚣张、跋扈,肯定不好打交道,萧绍瑜有心在和议正式开始前对其有所了解。

“镇南将军。”

见萧绍瑜不解,李东阳解释道:

“下官着人去魏国使团打听过,彭城王驾薨后,此副使穆烈因功由左将军迁镇南将军。

其出身鲜卑八姓之一的穆氏......”

一听原来是手下败将穆烈,兵败之后还升了官,萧绍瑜摆摆手,淡然一笑:

“若本王没有猜错,穆烈应是因阵俘我朝尚书令谢大人,而被魏帝擢升的。”

尚书令谢大人被俘了?!

此事被梁帝压下,未见诸邸报。

一直身处睢陵、对外联络断绝的陈朴,心中惊骇莫名,面色瞬间惨白。

“尚书令被俘,太子殿下在朝中的势力必然大损,太守之约怕是不稳了。”

梁帝有言在先,战后重议睢陵太守人选,陈朴为自己能否顺利继任担忧起来。

他的把柄是握在萧绍瑜的手中,也不得不为萧绍瑜办事,但他还是把自己能否继任的希望放在太子的身上。

“不行,我得去见见刘二爷。”

周盛同样为之动容,他没有陈朴那么多的花花肠子,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想到了老上司范雍。

“将军家的沉冤,也许有机会平反吧?”

他始终不相信范氏会有反心,只是碍于官小职卑,不敢妄加议论罢了。

现在压在范氏身上的谢宣怀出了变故,他看到了范氏平反的希望。

李东阳则要淡定得多,谢宣怀被俘之事萧绍瑜给他传过话,他思虑的是:

“大梁头号重臣被俘,和议未启便落于下风,还怎么谈呢?”

萧绍瑜之所以在此时将此事挑明,是有意为之。

他就是要让周、陈二人心中有所准备,以便防止军中诸将、郡衙属官可能的骚动。

因为据他估计,和议开启后魏使便会就此说事,向南梁施压。

与其届时闻言变色、乱了方寸,令魏使有机可乘,不如把话说在前面。

萧绍瑜神色从容依旧,朗声又道:

“彭城王长子元睿,已被本王部将阵俘,此刻押于顿丘,我朝尚有筹码可谈。

陈大人、周将军,安抚济阴同僚、民心士心,便拜托二位了。”

彭城王元沐已死,身为嫡长子的元睿理应继承王爵,单以身份尊卑而论,他还在谢宣怀之上。

闻听南梁仍有应对之策,周、陈二人的心情又起波澜。

谢宣怀尚有可能还朝,周盛对范氏平反的美好愿望自然降温。

身为武将的他,出于职业习惯,对阵俘元睿的将领颇感兴趣,心中猜测着:

“不知是大公子,还是二公子呢?”

若是范雍,萧绍瑜不会仅以“部将”称之,此人必然名声不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