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实在是太丑陋了(2 / 2)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后,袁术率领余部前往九江郡,割据淮南。

他先杀死了扬州刺史陈温,又把继任者刘繇从寿春赶到了江东的曲阿。

袁术自领扬州牧,兼称徐州伯,封部将张勋、桥蕤为大将军。

后来曹操攻袁术被击退,袁术就跟桥蕤一起围攻蕲阳。

因为蕲阳守军支持曹操坚守不降,袁术就劫持名士何夔(kui),想要说服蕲阳投降,但何夔却没有听从。

最终桥蕤还是攻陷了蕲阳,之后就回到了袁术身旁。

说完这些,祢衡犹豫片刻又说道,“吾尝听闻桥公亦是桥蕤族叔,只是不知真假。”

桥蕤倒也罢了,但桥公是谁张绣却知道。

太中大夫桥玄,曾经在桓帝末年出任度辽将军,击败鲜卑、南匈奴、高句丽侵扰。

之后又历任司空、司徒、太尉,在三公的位置上挨个转了一圈,故世人皆称之为桥公。

只是他已经去世十多年了,时年七十五岁。

是妥妥的当世名臣。

桥玄的侄子,跟吕布、曹操都交过手,助袁术攻下了蕲阳。

通过祢衡的描述,一个鲜活的形象迅速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让魏延和甘宁继续围城,我要亲自会一会这个桥蕤!”

……

……

“此距庐江城还有多远,城中可派人接应?敌军数量多少,带兵将领姓甚名谁?”

前往庐江的官道,桥蕤在仔细向斥候询问以后,皱眉不语。

见桥蕤这副模样,担任副将的雷薄忍不住问道:“将军,怎么了?”

桥蕤长长叹了一口气:“这张绣,不可小觑啊!”

“将军何出此言?”

雷薄不解地问道。

“张绣此人虽有‘北地枪王’之称,但其名不彰。

去年其叔父张济自关中引兵攻南阳,为流矢所中而死。

后张绣统其众,用贾诩为谋士,结连刘表,屯兵宛城,似有攻曹之意。

曹操大怒,起兵十五万亲讨张绣。

我本以为张绣见操兵势大,望之必举众投降……”

“哦?”

雷薄听到这里不禁来了兴趣,“难道张绣没有投降?”

南阳固然是天下第一大郡,但张绣兵力也不过四五万而已。

曹操可是起兵十五万,雷薄心想换成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拱手而降,不战自退。

“岂止没有投降?”

桥蕤表情复杂地说道,“他在阵前生擒操军大将夏侯惇、乐进,又令麾下将领奇袭操军后路,断其粮道。

最终大败曹操,又生俘其将典韦,斩杀其侄曹安民,操乃走脱。”

“五万羸十五万,生擒其将?”

雷薄只觉得不可思议,“可是传言有所夸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