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忍无可忍(1 / 2)

“武勋能够动乱朝纲的根源在于把持了朝廷的大多数军队,但是朝廷的军队,毕竟还是朝廷养着,只要能够把兵和将分离,就不存在任何造反的可能性。”

谁也不可能靠着家丁来造反。

就算是上百号人,面对宫里的城墙也没招。

只要是皇帝掌握了最大的武力,最基本的安全感也就有了。

“可以倒是可以,但是一旦打起仗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仗还能打吗?”

冷兵器时代作战典型特点,就是要靠着大军团来作战。

所有的统兵将领,都得有一套自己的班子,不然的话,别说几十万人了,恐怕就连几万人,也做不到如臂使指。

算个简单的计算题就可以明白。

大部队在行军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会产生一字长蛇阵,说白了就是排着队往前走。

考虑到随身携带的武器装备,还有行进自由的空间,就假设前后两人把持距离一米。

那么一万人的队伍,怎么着也差不多得一万米了。

换算一下,也就是十公里,二十里地。

公交车站特么的,也就差不多一里到两里之间。

二十里地,都十几站之外了。

要是有个几十万人的队伍,搞不好前面的都开始埋锅做饭了,最后的部份还没有出发。

所以太上皇的担忧也有一定的道理。

只是,这个问题,不是不能用其他办法来解决。

“可以精兵简政。”

“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朝廷的军队,重新整编。”

“然后通过轮流训练的方式,来改变现在参差不齐的状况。”

“只要把朝廷的将士们,都采用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考核和训练,那么作战的时候,就不会有问题。”

贾环的策略说白了,就是把朝廷的军队,进行标准化的改造。

大家都采用相同的标准,然后再根据各自任务的不同,进行细化,突出特点的同时,保持最大的共性。

那么在协同作战的时候,就会减少掉链子状况的发生。

标准这种东西很重要,只要能形成统一的标准,那么轮调这种事情,问题就不是很大。

“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

太上皇也不禁点了点头。

虽然还没有经过详细的论证,到最后能不能行得通,还是个未知之数。

但是好歹有个可以努力的方向。

“那么文官这边,你准备怎么办?”

“他们可比武勋难对付多了!”

只要不打仗,武勋就没啥用,养起来就养起来,朝廷多花两个银子也不在乎。

但是文官治国,打不打仗,管着朝廷的经济命脉,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不可谓不是重中之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