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牛继宗说完,贾环就直接打断道:“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劳您老操心了,晚辈自有安排。”
“只要能把指定的地拿回来,就给您相应的费用。”
没错,贾环就是把这几大家族当成打手了。
一般百姓其实还是挺好说话的,贾环又不是无良的管理者,恶意剥夺民众的房子和土地。
只是把使用权折现之后,再提供一些安居之所,等于是变相提高了民众的生活质量。
牛继宗本能的感觉有点不妥,一门生意,竟然只让自己参加一个阶段,太过于反常。
信任不信任的,先不说,只有一个环节能挣多少银子,都得先打个问号。
于是转头看了和北静王对了一下眼神,后者会意,沉吟了一下,道:“环哥儿,我有一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贾环能说什么,只能点头道:“王爷有什么疑问,晚生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北静王道:“为何只将拿地的部分,交给咱们这些人来做?”
“后面的其他安排,是不是也能参与一下?”
贾环笑道:“后面主要包含三项工作,一是盖房子,二是卖房子,三是日常的管理和维护,你们觉得,哪一块工作比较适合你们来做?”
都知道房子本身的建造成本,是相对固定的。
尤其是技术进步之后,要么升级,要么降价,总体而言性价比都是在不断提高的。
而真正能够承载房屋价值的,其实还是土地。
而京城值钱的地方就那么大点,几百上千年以后,范围其实也没什么变化。
只不过城墙没了,变成了二环路。
二环以外的地方,原来就叫做乡下!
同样的定律,换到魔都也是一样的,真正一直在增值,绝对不会走下坡路的,也就内环以内那么点地方。
要知道从陆家嘴到世纪公园,这么一大块内环以内的地方,都是后来加进来的。
正经八百的说,原本的内环,也就到黄浦江外滩一线,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南路和中山东二路一线。
至于北外滩虹口的那些地方,像是提篮桥,原来就是上海的监狱。
所谓的1933老场坊,其实就是屠宰场。
现在都已经变成了文化产业园和文化地标。
至于外白渡桥,就是经常在影视剧里出现的那个钢构桥,实际上是连接两块公共租界的重要通道。
说白了也是百年国耻的见证者。
原本的上海县城有多大,打开地图一目了然,许多地名沿用到了现在。
什么小南门,老西门之类的,都还保留了下来。
豫园其实已经是上海老县城的最北边了,再往北就是城墙根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