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支出银子,把银子放到自己管控不了的地方上去,贾环更加习惯于,换一种自己能够掌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之前就听你提起过,西北叩边,不一定非得用兵,正好今日有时间,你详细说一说。”
太上皇也想起来了,之前还想着让赦老爷复出带兵,到西北大营防范鞑靼。
其目的,就是想用赦老爷,绑住贾环。
前线立功的机会给了贾家,那么后面搞物资供应,以及粮草军需的话,贾环就得尽心尽力。
也算是一举两得。
可惜,赦老爷压根就没有上钩。
“是,太上皇。”
贾环正好也想掰扯掰扯这回事儿。
打仗这种事情,不是说不能打,而是就目前来看,是投资收益最低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以微臣之见,西北鞑靼之所以叩边,究其原因还是粮食不够吃了,出于生存压力所迫,才会冒死叩边。”
“与其和他们在战场上硬碰硬,不如做笔买卖,让他们拿东西来换粮食。”
“只要是朝廷所需,马匹,铁器,牛羊都行。”
“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避免生灵涂炭,另一方面也可以削弱鞑靼的战略储备和战争潜力。”
和中原王朝的固定耕种不一样,鞑靼这种游牧民族,讲究的就是上马为兵,下马为民。
朝廷最头疼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机动性太强了,根本就很难抓住主力部队,一鼓作气围而歼之。
这也正是北方边患,一直采取防守态势的原因。
除非朝廷也建立一支,人数和装备都比对方强上许多的骑兵队伍,对其展开不间断的追击。
不然的话,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罢了。
“你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军队是个暴利组织,也是太上皇手里的底牌。
一般情况下,太上皇也不太乐意动用。
更何况,眼下朝廷的实情是,老一代的四王八公留下的残余势力,并没有被彻底肃清。
新一代的将领,也没有培养出来,局面就很尴尬。
倒不是说无将可用,只是选派大将的时候,绕不开四王八公的话,等于前一阵子削弱武勋的动作,还是白做了。
反弹是一种效应。
它代表着,四王八公的势力,很有可能会有一个新的增长。
一个峰值可能更胜从前的增长。
“只是这里面有两个最明显的问题需要明确一下。”
“其一就是如何保证鞑靼会按照协议行事,不能说提供了粮食之后,度过了艰难时光,就又回来找朝廷的麻烦。”
“其二就是粮食的供给怎么解决,眼下朝廷的实情,也是各方面都比较缺粮食,贸然提出供应粮食出去,而且还是给敌人,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粮食从哪里来,然后怎么给对方,给了对方之后,又怎么保证在控制之内。
没有一件事情是简单的,内忧和外患都在里面了。
资敌还不是资敌这种事情,贾环也没有绝对的把握。
只能说是尽力控制。
毕竟当年冷战期间,在中亚地区,以及中东地区,为了所谓的狗屁战略平衡,老美也在明里暗里,提供了不少的支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