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厢情愿(1 / 2)

整理好仪容,卢植走到雷功面前。

雷功说道:“我现在只是个瞎子。”

卢植露出洁白的牙齿,说道:“可雷道友的心,也许比眼睛还要明亮。”

雷功笑而不语。

卢植坐下,打了个稽首,“张牛角只是太平道内一个籍籍无名的道姑,雷道友,为何一定要见贫道?”

雷功浑身流脓,双手捏出传道印,说:“只想问道友几个问题,何谓天下之病,何谓人之病?”

卢植心想,这是《太平经》的纲领,应该是太平道信徒都知道的内容。

她用了八个字做总结。

“立身不正,天地不调。”

雷功点点头,“不错,我太平道兴于瘟疫,《太平经》以“病”字切入教义,讲究善言善行,洋洋洒洒千字。张道友不谈病字,却能提纲挈领,一语中的。儒门有郑玄,我太平道有张牛角,此后三十年,足可与儒门在辩经一事,一争长短。”

这却让卢植对太平道感到一阵悲哀。因为她在儒门辩经,其实并不出彩。

雷功问她:“不知道友是随哪位渠帅学道?”

卢植说:“只是有道人赠送《太平经》,看过便记住了。”

雷功更是大喜,“这是天意,道友合该是我教中人啊,如今道友抓得卢植,真是我教的大恩人!”

雷功又问卢植:“道友觉得为何今年蝗虫如此猖獗?”

卢植心想,本朝蝗灾,往往会被归结为统治者失政,进而把天灾问题归结为人祸。雷功这是想把话题引到朝政上去,进而试探我的立场。

对儒家的信徒来说,立场等同于生命。

她正要说是宦官蒙蔽天子所致。

一个俊美无比的少年,突然举手回答。

“是因为气候原因。”

“气候?”

雷功问少年:“这该如何解释?”

刘备说:“简单来说,就是适合蝗虫生存。”

卢植拉着刘备的胳膊正要他坐下。

刘备却说:“老师,交给我吧。”

雷功笑道:“道友,让他说完也无妨。”

刘备对卢植笑了笑,“雷师君都这样说了。”

卢植也只好交给他。

“今年孟夏北风势头比南风强。”

“蝗虫产卵需要相对干燥,但又不能绝对干燥的环境。”

“原本冀州之地,水草丰美,荒地较少,螟蝗不宜产卵。”

“人口大增,开荒拓土,使得裸露的土地增加,为蝗虫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加上今年干燥风较多,降水不足,荒地上的植被较为低矮。”

“这既为蝗虫提供了孵化环境,又为蝗虫提供了充足食物。”

“北风一吹,蝗虫自然飞得到处都是。”

卢植也是一愣,她没想到刘备竟然不用经学解释。

雷功比卢植更惊讶,因为言之有物,却又不在道门的体系当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