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连绵无尽的太行山,屹立在大汉帝国的北方,阻碍鲜卑人的铁蹄。
一条宛若黄汤般的浑浊大河,自山谷中冲出,冲入冀州平原,带来营养丰富的泥沙。
河流好似数万匹骏马奔腾,马不停蹄穿过壶口关的峡谷,来到冀州邺城,顺着低矮的地势,蜿蜒北上。
最终,河流的一支流入巨鹿郡中央一片广袤无边的洼地,形成神州九泽之一的大陆泽。
大陆泽无边无尽,有丰富的农鱼资源,足够养育数以十万的人口。
传闻,九黎君主,蚩尤便是生活在大陆泽附近的山东氏族。
轩辕帝姬带领子民,沿着陡峭的河谷,自大河流上游而来,赶走了这里的九黎,占据这块土地,确立炎黄的权威。
据说,其中被轩辕帝姬征服的九黎百姓,被称为“黎民”,因此,黎民也有奴隶的意思。
数千年过去了。
一群信仰轩辕帝姬与太上老君的道士们与黎民百姓一起,点燃篝火,汇聚于大陆泽上的广阿岛。
她们跪拜这片无边无尽的大泽,高颂《太平经》的经文,
祈祷着飞升而去的黄神,能够再次下凡,拯救可怜的孩子们,为世间带来太平。
——而谪仙与下凡,这两个概念,最初正是来自于《太平经》。
它代表着百姓对救世主的渴望,比鸠摩罗什带来的《弥勒下生经》还要早上一百年。
正如孟子相信,五百年一出圣人。大多数的太平道信徒们也相信,轩辕帝姬将会从天上重返人间,取代赤龙建立的大汉,建立黄天乐土。
然而,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黄神下生”这不过是为了聚集民心的谎话。
现年五十七岁的老仙姑,成化便是这样的人。
出身于太学的她,在长达三十多年的经学研究与官场斗争中,起起伏伏,已然对这种宏大叙事毫无兴趣,甚至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无尽迷茫。
因而,她放弃了议郎的官职,来到了流民横行的巨鹿郡,
希望能在这里找到精神寄托,并在大贤良师的任命下,成为太平道地位尊崇的讲经士。
大贤良师是一位擅长与士族斗争的智者,这位伟大的导师,先后利用三次瘟疫,以建立照料病人的“流民营”为借口,
从巨鹿郡太守,郭典的手中,得到了大陆泽河畔的土地,进而建立第一座道场。
长达十多年的文争武斗中,巨鹿郡的士族,逐渐落于下风。
其中自然有大贤良师的妙计,更因为这位仙师擅长利用士族与朝廷的矛盾,使得政策向灾民这边倾斜。
于是,大贤良师如愿以偿在大陆泽上,确立了太平道的第一块圣地。
——广阿岛
各地向往太平道的流民,就如追随烛火的飞蛾一般,披星戴月,赶到此地,朝见这位先知。
成化就是其中一人。
作为一个被世家大族打压。终身郁郁不得志的太学生。
成化的理想,便是把文字,传授给那些没有身份的“黎民百姓”,
以此创造一个能与“儒家士大夫”对抗的“道教团体”。
她在大贤良师的同意下,建立了广阿岛上的第一座大众学堂。
负责向教民们传授,蔡邕大儒发明的官方书体,“八分书”——“汉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