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那什么“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
看到母羊经过,崔烈向那位博士打过招呼后,便把《公羊春秋》放下,示意门生各自复习,两人来到一间客舍。
刘备把事情说明,太学博士把煮好的羊奶粥送来,
崔烈请刘备喝奶粥,刘备不喝,就只能便宜了北部尉曹操。
喝完了羊奶粥,崔烈坐在席子上,回忆了一会儿,说道:
“安清,这个人我知道。刘太尉曾经请廷尉府,调查过这个案子。”
“结果呢?”
崔烈把羊奶粥舔干净后,才说:
“案子是颍川郭氏的郭令卿查的,她们给的报告是安清已死,这份报告很久之前就交给了刘太尉。”
刘备和曹操对视了一眼,找到崔烈竟然只是回到原点。
连廷尉府都没个结果,看起来事情真的没那么简单。
崔烈放下碗,并没有骂娘,而是问他:“刘宽对你真这么重要?”
刘备附在崔烈耳边说道:“州平姐应该快临盆了,我这两年能不能外放回家,照顾咱家孩子,全看刘太尉的意思。”
听见刘备这女婿,还记挂着冀州安平郡的亿万家业,崔烈很欣慰。
“你们去城南小学,天字甲班,找一个人。”
“谁啊?”
刘备可不记得东汉末年,哪个查案牛人是小学老师。
“她叫郭嘉,颍川郭氏出来的,你给够钱,她会帮你查案,城里的事情,三天就有结果。”
说完,老泰山崔烈就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大金饼,递给刘备。
“不能让你白来一趟。”
曹操羡慕坏了。
这才是亲娘啊。
……
……
刘备收好金饼,带着曹操,前往小学。
汉代官学没有小学,只有大学。
小学都是私人办的私塾。
按哈佛大学那帮老外的说法,办的最好的私塾,是马融和郑玄的。
刘备也上过小学。
不过因为刘备付出了肉体的大家,每天都在卢植怀里撒娇,卢植没有收他的学费。
依附于太学的私人蒙学也是有的。
比如太学隔壁的城南小学。
这是宗室出钱办的学校,不算官学,但也是官学。
入学的,都是三公九卿家的小孩子。
看着比自己高中占地面积都大的小学校园,都说大隐隐于市,刘备心想,果真不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