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恪听到这话,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随即对亲兵道。
原来。
王恪在今日大战之前,便暗中命令袁通派出最为精锐的斥候,一路向北,寻找王不超屯粮所在。
他当中是准备两线进攻。
一条线,是正面突击,若自家兵马精锐胜过敌军,堂堂正正将之击破,则用不到奇兵策略。
一条线,则是突出奇兵,若自家兵马和敌军出现胶着态势,那么自家安排在敌军后面的奇兵,便可以成为自己的底牌。
现下。
正面硬战击破敌军,自己花费的成本太大。
那么,启用奇兵,便是最为稳妥的方法!
闲话少叙。
且说那亲兵听了王恪的命令,来到地图前,提起笔,轻轻松松便把王不超、耶律得海等人屯粮的所在,一一标记了出来。
“不错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看到这名亲兵如此熟练。
王恪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一面开口询问,一面打开模拟器,探查此人的姓名能力。
“属下名叫郭敬,表字孝恪!”
那亲兵躬身行礼,对自家的主公王恪回答说道。
“郭孝恪?”
王恪微微一愣,却未曾听过这个名字。
不过。
就在此时。
模拟器内,一道关于此人的信息,传进了他的脑海之中。
【姓名:郭敬(字孝恪),
年龄:一十六岁,
武器:乌缨枪(一百斤),
坐骑:黑风马,
武艺:摧坚枪法(大成),
术法:破阵飞骑,
将星:天英星。】
“这个人……确实未曾听说过,竟然还是天罡星的一员?”
看完了郭孝恪的基本资料。
王恪有些尴尬的想道。
他虽然熟知隋唐之际的历史,但在评书演义里知道的人物更多一些。
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猛将郭孝恪,他却不曾听闻。
殊不知。
这位年纪轻轻的小将郭孝恪,在原本的历史线上,十分有名。
此人乃是许州阳翟人,自幼家贫,年轻时便有不同寻常的志向,但因不事生产,被父兄视为无赖。
后来隋末天下大乱,他应好友徐世绩之邀,投奔瓦岗军的领袖李密,李密见他一表人才,故而十分欢喜,便让他与徐世绩共守黎阳。
到了后来。
瓦岗军土崩瓦解。
徐世绩率部投奔唐朝,并且以郭孝恪为使者,让他奉表归降。
也正因如此。
唐朝任命郭孝恪为宋州刺史、阳翟县公,并让他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从而走上了真正的历史舞台中心。
不过。
在这方历史里。
郭孝恪的境遇却大大不同。
他出身也是许州,不过自幼父母双亡,便投身在绿林之中讨生活。
在前些年。
他因为因缘际会,认得了还在做道士的徐茂公。
徐茂公见他颇有大将之才,便有心结交,资助他北上蓟州,投奔王恪。
而郭孝恪虽然贫困,但很有傲骨,他领了徐茂公的情,但没有以此面见王恪,只是按照正常的征兵选拔,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了王恪的亲兵之位。
也正因如此。
王恪麾下亲兵都颇为佩服他。
现在。
王天佑与袁通各自率领兵马,担任大将,这亲兵之中,便已经隐隐以郭孝恪为首领了。
略作沉吟之后。
王恪目光再度落在了地图上。
按图中所示。
王不超、耶律得海、耶律奇尚三处,呈鹤翼阵型将渠勒城半个围住。
而敌人的粮草囤积所在,则是位于王不超兵马的侧背,与王不超的军营不过二十里的距离。
“若是从渠勒城发兵,必然被敌人察觉,若是……”
一面看着地图,王恪的心头一面暗暗思忖。
突然间。
他的目光往东面移去,看向了一片连绵群山所在,嘴角上,不由自主的勾起了一抹笑容。喜欢隋唐:我的猛将模拟器请大家收藏:()隋唐:我的猛将模拟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