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轮乘客,原上海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唐诗韵(28岁)担任分管法务的常务委员。
客轮乘客,原上海某银行经理彭少杰(39岁)担任分管财政的常务委员。
一共十三个委员组成了管委会首届‘实习’委员,尽管大家都认为这样的选择有点过分,或者准确的说,这有点考虑建国一般的选择方式太过夸张,可原则上只要有人提出岗位并自荐,基本大家都会投票认可。
或许还有很多岗位需要人手和委员的名头,但是穿越团队只有900人,终究还只是个村级单位,而且目前首要的工作还是建设房屋开垦种植,所以许多职位只要没人自荐,基本上暂时也就不会主动添加。
选出了管委会的委员之后,这些委员率先开了一次碰头会。主要还是委员们梳理了一下目前管委会名下的物资,然后开始组织人手继续建造房屋,该种地的抓紧时间去开垦,其他工作先挂上名头再慢慢找事情去做。
这其中对外工作暂时由邵威兼任负责,后续外交部门会慢慢搭建起来,乘客中那些会各种小语种的人才也不会浪费,只要房子造好了,土地开垦出来了,管委会自然会在未来的‘外交部’给他们留一个位置。
管委会正式挂牌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物资储备以及对外沟通,这主要体现在前出厦门的渔船小分队该如何与对方贸易。
经过委员们的短暂讨论之后,邵威很快便以管委会的名义给前方的小队下达了命令。
第一条就是使用渔船上卫生间中那面镜子作为商品与厦门商人进行贸易,考虑到这个时代泉州才是大明东南的主要贸易窗口,所以前方小队可以自行决定是在厦门还是泉州出手那面镜子。
价格方面只能依靠前方小队自行与大明商人谈判,管委会没办法也不想干涉,但是有一条是需要前方小队完成的。那就是要求他们给大明商人下订单,包括粮食、油脂、猪、牛、羊一类的牲畜以及布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
这些东西需要大明海商送到台南来进行贸易,这方面可以告知对方台南还有镜子存货。
第二条则是需要前方小队收集大明物价信息,尽可能的协助管委会尽快梳理出自身资产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哪怕是一个相对值也行。这一条主要是考虑到管委会后续货币投放和代金券价值设定。
援非物资中有一台广告彩印设备和几吨广告纸,这玩意就是后世大街上发的那种传单广告。
由于覆盖了塑料薄膜,所以这个时代是无法仿制的。以此为基础,管委会可以在了解大明物价的基础上发行一批代金券,用这批代金券来暂时解决内部人员的薪资、交易一类的货币需求。
穿越众是有群穿小说资料可以用来参考的,所以在最初的讨论会中,大家就直接放弃了先期采取集体劳作的模式。
这倒不是说集体劳动不好,或者更准确的来说,当前初期建设的状态下,集体劳动的方式更适合穿越众。
但是考虑到效率和必然会出现的私下交易,管委会还是决定直接发行货币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大家的工作就有管委会出资,依靠薪资不同来调动穿越众的积极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