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台南人的工业计划(2 / 2)

两条计划各有利弊,前者意味着工业区会在台南辐射范围之内,比如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海南岛、中南半岛甚至大明沿海的某处工业区。

优点在于其他穿越小说给出了具体发展线路,资源利用率会更高。而且这些地点可以快速高效的吸纳大明及周边人力资源,发展速度会很快。

第二条则是完全独立的发展路线,澳大利亚也好,或者选择更远的美洲大陆也行,反正货轮上有采油和炼油设备,在能够使用的情况下,去哪里的区别并不大。

只不过选择这样的地区意味着缺少人力资源,无论是原材料采集,工人培养,都将会严重阻碍工业发展的速度。

很多穿越小说中提及的利用北美原住民、澳大利亚原住民之类的说法被梁旭升给否了。这不是梁旭升不认可对方的设想,而是他没这个时间和能力去培养那些原住民。

不说原住民的文明程度是否能够在短期内培养成合格的工人,就是双方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弥补的。

大明的工人可以在语言方面无障碍相互交流,这大大节省了沟通成本,只要教育部愿意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来投入基础教育,工业发展的进程就可以走上快车道。

当然,梁旭升仍然倾向于把工业基地建在澳大利亚。

他的考虑是希望台南方面吸纳并培养大明劳工,然后使用客轮或货轮将人力资源送到澳大利亚去。

这么做或许会增加运输成本,可好处也非常明显。

第一个好处是保密,澳大利亚那种地方的泄密成本非常高。任何一个国家或势力想要去哪里打探机密,以当前这个时代的帆船航行能力,成本都会高的吓人,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成功。

第二个好处则是留给穿越众一条后路,真要是哪天这帮穿越众在台南玩不下去了,大家也不至于手忙脚乱的开船跑路重新开始,完全可以从容撤退,依靠工业基地再打回来。

优缺点都被梁旭升罗列在了众位委员面前,按照管委会开会的习惯,每个委员拥有一次外行质询的机会,所以邵威这个首席委员率先开口问道:“梁委员,我们人数只有900多个,目前各个部门都存在人员不足的问题,现在组织人手开辟工业基地是不是有点早了,我的意思是,这个时间点是否能够延迟一些,等我们培养出一批人才和劳工,再选择开辟工业基地?”

柴旭升摇了摇头道:“理论上依靠我们现有装备和设备,延迟一段时间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里我考虑了我们大家的年纪,携带过来的那些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我建议还是尽快开始才是更符合情况的选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