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媒体01(1 / 2)

唐人第一次正式审理案件的行为吸引了很多人来围观,这算是唐人的第一次公开表态,大家都很关心唐人的司法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同时一些台南小报也第一次出现在了法院门口。

和这个时代荷兰人为了卖股票搞出来的周报类似,受制于交通和印刷限制,台南的报纸也只能勉强维持在周报的水平。

管委会暂时还没有宣传部门,但这并不妨碍几个有类似想法的穿越者从管委会拿到授权,于是‘台南周报’‘台南娱乐周刊’‘海外观察者’三家报刊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台南。

台南周报是管委会出资筹办的,资金来源余是管委会拨款,暂时还挂名在唐诗韵手里,算是为了下一步普法和宣传政策提前布局,也是管委会目前的官方媒体。

台南娱乐周刊则是几个穿越者自己拉投资搞出来的,荷兰人和林枫都有入股,大明几家青楼也是小股东,主要就是盯着娱乐街的各种项目和各家花魁,八卦风格在目前的台南也很受欢迎,特别是一些文人士子非常喜欢。

至于海外观察者就纯属陆庆春和军方的合作项目了,对外这是一份挂在外交部的刊物,主要介绍周边国家以及欧洲一些新闻,消息渠道大多都来自于海商,增加了一些陆庆春需要表达的内容和管委会想要引导的方向,专业性比较强,倒是很受大商人们的喜欢。

除了这三家正规媒体之外,这个行业还衍生出了不少小纸条报纸,所谓的小纸条报纸其实来源于大明的邸报,依靠的是一群穷秀才抄录官府邸报起家,其中也夹杂了一些码头方面的商业消息。

这类小报有很多,都是一些穷秀才和小吏员自己组织的生意。台南并不禁止公职人员有第二产业,只要不耽误正常工作,并且合理报税,台南的很多公职人员都可以额外做很多公职赚钱。

为了扶持这个产业,管委会还专门拨款在几个十字路口建了报刊亭,专门给这类报纸、书画之类的刊物提供发售场所,甚至最开始的时候还会免费把报纸赠送给一些茶馆酒楼。

三大媒体都有资金足够确保自己的发行渠道,大家也乐于在生活中增加一些信息来源,所以纸媒在这个时代已经具备了存在价值。

大明那边不仅有专门抄录邸报谋生的产业,甚至小说、评书、戏曲都很发达,所以接受纸媒并不困难,甚至还因为两地贸易频繁,泉州地区也有不少人专门订购这些刊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