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对比明朝末期与晚清,说实话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两个朝代换到那个时期,能够做到的结果其实差不了多少,我们就不要过多带入了。”
“关于大明的问题,有利于我们的策略就是逐步蚕食大明,借着大明的倒塌滋养我们的成长。”
“所以对待大明方面我们目前仍旧保持现有合作方式,最好能够通过大明的官僚体系把我们运作成为大明的羁縻管理,哪怕这种运作没能成功,最好也不要剥离在大明体系之外。毕竟运作成为一体意味着我们更方便与大明贸易,无论是名义还是实际运作,都可以方便我们从大明吸纳人口。”
“辽东难民,未来中原和陕西的难民都会是我们快速增加人口基数的机会。当然为了维持平衡,适当引入倭国人和朝鲜人也是要做的,我们这一代未必就能走出东亚,为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考虑,吸引一些欧洲人的后代入籍,也会是我们要做的准备。”
“考虑到大明的士绅文人集团已经是成熟的体系了,这种体系一旦进入我们这边有可能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发展,所以管委会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确保我们及我们后代的地位,同时也要给未来的上升渠道提前上好锁,哪怕是控制不住,这个趋势也要尽量迟缓。”
刘博举手道:“教育体系可以效仿后世,但前提是要开启工业,否则无论是资金还是其他资源,都没办法支撑教育体系成长。我提议教育分层化,平民教育、贵族教育、管理层教育提前就要布局,效仿欧洲神权体系提前布局,免得知识普及化之后会有人打着平等的借口来分润我们的权柄。”
既得利益集团的会议中可不会有人提及平等概念,更不会有人为底层发声,哪怕在坐众人半年前还是底层,当他们成为真正的既得利益者之后,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忘记曾经。
所以在场众人纷纷点头应和,唐诗韵甚至直接开口说道:“那就搞分级,搞职业教育,别怕体系僵化,越是僵化越能确保我们的权柄持久。”
刘博点头道:“我赞同,除了初级教育可以适当普及推广之外,中等教育直接开始职业化培养。学工科的就直接在中等教育之后进入工科领域,学法律的直接中等教育之后进入司法体系,从一开始我们就分流,确保培养的专业人士没有全科能力,少了全局观就能减少竞争。”
邵威微微皱眉,他到是不介意大家有多么自私,而是有些担心发展,所以不得不开口问一句:“这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发展,比如科技、民生甚至司法公正会不会受到影响。我们现在的盘子还很小,一旦发展起来,这种隐形限制会不会让下一代人没办法继续保持扩张。”
刘博笑着摇了摇头:“不会,穿越者的后代是可以完成全学科教育的,高等教育,科研都会掌握在我们的手上。我们可以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景都留给我们自己的后代,这笔财富就足以让他们保证领先400年,至于未来真的受到了限制的时候,领先的后代会做出抉择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