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荷兰商馆04(1 / 2)

汤若望并没有从现场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这种沉默又何尝就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加夫里尔船长的沉默中带有了暧昧的气氛,就好像他目光中难以隐藏的金币一样,无声的才是最为关键的。

西班牙领事并不希望过多的事情被宣传出去,更何况他也对传教士抱有一定的审慎态度,倒不是说传教士真的会泄密,而是以他对传教士的了解来说,很多人为了传教会把大量知识和信息当成诱饵,因为缺少国家认知,所以对于人家传教士来说,并没有出卖国家的概念。

加夫里尔船长看出了在场众人的态度,所以他赶忙转变话题说道:“传教士先生,今天邀请您来这里其实还是希望能和您提前沟通一下,我们很清楚欧洲的技术水平是什么样的,而刚好许多明国人对此并没有什么概念,所以我们希望您能站在欧洲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在您传教的过程中能够邀请更多明国人帮助我们获取唐人的技术。”

汤若望对此不置可否,这种操作也不是第一次有人跟他提起,甚至很多传教士同行也有相同的行为和想法,而这样的行为不仅不会有人谴责,甚至在大多数欧洲人看来,这算是一种成功。

加夫里尔直入主题道:“阿姆斯特丹需要最新的造船技术,我们希望制造钢铁船只的技术和那种动力装置的技术能够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上市,或者如果这一点很难做到的话,排水量超过三千吨的风帆船制造技术也能在阿姆斯特丹卖出个好价钱来。”

西班牙领事赶忙插嘴说道:“武器,那些枪械或者那门神奇的火炮,无论是实物还是技术都可以。哦!对了,唐人还有一种钢铁炮车,西班牙愿意用美洲部分土地或白银来支持教会。”

巴波沙有些为难,他可给不出这么优厚的回报,但他不得不开口,哪怕明知道没有什么希望,他还是说了一句:“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或许会对教会有用,我们也可以筹集资金来自持教会。”

汤若望想了想并没有拒绝眼前三个国家的代表,说起来他对此有所准备,或者说他也从同行那里听说了一点明国人的情况。

按照欧洲人的逻辑来说,明国人自己不重视技术,那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获取这些技术都没有道德压力,或者说他们教会并不介意传教士在这方面获利,只要大部分收入能交给教会支配就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