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文化自信和华生大法师的推荐
“这……”
罗兰面上露出惊诧之色。
好一阵后,方才确认,这的确是具有了魔法意义的奇特成果。
“糟粕也是有用的,文化底蕴当中的垃圾,只要不是自己享用,那就是极好的……”
一瞬间,他就意识到自己触类旁通,掌握了这种艺术之中所包含的意义!
但他查阅了一下这种丑书的来源,发现是欧托多克斯学派那帮人搞出来的“新成果”之后,也是面色古怪。
……
不久之后,图书馆中。
明亮的灯光照耀在光洁的地面上,衬映出如同宝石的辉光,一排排的书架高耸数层楼,每一座都如同庞大的丰碑。
几个人影站在其中一座书架下的服务台前闲聊。
那是罗兰和来到此间的斯考德、伊雯等人。
“这,这些是什么玩意?”
乍见丑书,斯考德也是吓了一跳。
加洛捣鼓出来的丑书,彻底打破了赛里斯文字的字形结构,看起来就像是字母……
不,看起来就像是蚯蚓或者狗爪印迹组合而成的图画。
“很丑吧?翠花姐搞绑架时,留下的手书字迹都没有这么过分的!”
罗兰笑着吐槽道。
“这是欧托多克斯那帮人搞出来的。”
“吓?”斯考德咋舌。
伊雯推了推眼镜,提醒道:“不要大意,这东西就和那欧斯字母音标方案一样,是有意侵蚀学派根基的外来之物。”
罗兰道:“你说得对,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汇和惯用语是非常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包括亚特莱茵的语言当中,也有许多异世界的词汇。
但只要一门语言的根基足够扎实,历史文化底蕴足够深厚,就有足够的余力来消化吸收这些外来之物的影响。”
罗兰嘴上说着亚特莱茵语,实际上,想到的是前世母语。
按照翻译方式,这类词语可以分为音译,半音半意译,意译,借形字母词等等。
大量引用外来文化,增加舶来词,实际上是到了近现代全球化时期的必然现象。
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大规模的相互借鉴和文化交锋时期,那就是佛教传入中国,大量经典从梵语翻译过来,与道教经典相互借鉴,许多名词发生变化。
不过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看到了,那就是佛教本土化。
无论是音译的“佛”,译造的“魔”,意译的“尼姑”,赋予了全新意义的“功德”等等(类似的还有基督教的天使、上帝,是借用了本来已有的汉语词汇)。
都融入到了华夏文明的土壤中。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是一盆清水,很容易被墨水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