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关中人士,也不是朝廷正儿八经派下来的左尉,更非淮阴本地人,上无关系,下无根基,只是暂代,若想坐稳左尉这个位置,就得多立功,有穆声这样……事事不上心的同僚实乃我之幸事!”
“家主所言甚是!”
管家想了一下说道,“不若这一次将韩信一并带去?得用的话,给他一次立功机会,来日才好提拔!”
梁轩点了点头,“也好,前日周护不是说要让他做南昌亭卒么,明日你让他去李百将那里考一考五兵,行的话带去曹吏掾那答几道秦律,登记一下即可。”
“唯!”
…………
左尉府的伙食挺不错,洁白的米饭上浇以咸香的肉沫酱,还有一碟翠绿的青菜,是韩信回到秦朝吃过最扎实的一顿。
前几日虽有肉食,主食却太少,吃起来到底还是差了一点。
吃罢晚饭,在院子里活动了一会儿便又回到屋内,此时天色已经暗下来,韩信喊来仆从点了盏油灯,继续埋头翻译。
这些兵书他早已倒背如流,译的时候根本不必一字一句对照旧书,所以速度非常快,一日功夫便写得差不多了。
梁轩这边的饵已经放下去了,只等他自己上钩,韩信没那么多功夫留在这里磨蹭,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他的重生或许会带来些许蝴蝶效应,但这微弱的力量根本改变不了秦国内在弊端,始皇帝一崩,天下依然会大乱,没有陈胜也会有王胜张胜,没有刘邦项羽,也会有其他六国贵族。
这几日韩信也设想过这辈子要走的路。
最简单的是扶秦,不管始皇帝是否立扶苏为太子,赵高、李斯是否矫诏,把胡亥打入篡逆之列,等陈胜、项羽、刘邦这群人跳出来后,蒙恬在北,自己在南,章邯在西,把这几个造反的包饺子了。
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代价平定内乱,大秦帝国才有精力去对付北方那个正要发育起来的匈奴帝国。
韩信心底里其实是很崇尚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的,统一六国,征南越,击匈奴,他做的都是第一世韩信想做却做不了之事,但这位皇帝的步伐迈得太大,站在金字塔顶端,他看到了上千年后的未来,却看不到底层百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